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上至天文,下及地理,博大精深,涉獵廣泛。茶道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片沃土,品茶養生,其中蘊含的天道自然,休養生息的命理之道和藝術氣息,是對生命的尊重和闡釋
茶葉的品質對品茶有很大的影響,良藥苦口,品茶也需要分別茶葉的好壞,決定是否入口
這篇經驗小編為主的祥助為您介紹一下中華茶道之如何分辨茶葉好壞
工具/原料
茶葉
泡茶器
方法/步驟
產地辨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士,茶葉亦如此。神州大地的茶葉品類眾多,不同的地形地貌對茶葉的品質和形成有千絲萬縷的影響和聯繫。江南的茶種多為清新淡然的口味,而北方的一些茶種口味多為醇香,一口下肚,口有餘香;這就是不同產地對茶葉品質的影響
分辨方法:查閱茶葉產地說明,如若標註出自原產地則十有八九是正品,如果標註我非原產地,那麼就要注意了,可能為次品,口感和功效都不如正品。像小編這個大紅袍明顯就是次品了,將就著喝吧
工藝辨質:計算機用戶經常說CPU的製作工藝如何如何,對CPU的性能有很大決定性。茶葉也是如此,茶葉的製作工藝涵蓋了選種子,採摘,殺青,揉捻,處理,製作等一系列系統而複雜的製作過程,不同茶類的製作工藝流程都是有所區別。我國的茶葉製作工藝主要分為綠茶、紅茶、青茶、黑茶、白茶、黃茶等茶種工藝,綠茶是最普遍的一種。
總的來說,我國茶葉的製作工藝分為基本茶類和加工茶類這兩種
分辨方法:這個需要品茶者從茶葉的色香味等方面去初步分辨,同時參考茶葉附帶的產地說明,去查閱相關資料。小編個人倒不會管這些東西,只管一個勁的喝茶.
觸摸辨質:醫者以望聞問切作為醫療的基本流程,品茶亦如此。通過手指觸摸分類茶葉也是一種比較常用的茶葉品質分辨方法。如果茶葉摸上去沒有茶梗,沒有無葉柄者,
分辨方法:五指微微揉捻觸摸分辨,小編我摸一上午也沒摸出個所以然來。
聞聞辨質:氣者,散於風,止於水。人的鼻子很靈很銘感,茶葉的氣味氣息是最容易分辨茶葉品質好與壞的一種方式。二次加工的茶葉聞上去都帶有或多或少的中藥味道,如果是已經不正常的茶葉甚至會帶有焦味或黴味的味道
分辨方法:將少許茶葉平放於手心,微微哈一口氣,然後聞一聞茶葉散發的氣息
小編我哈一口氣太過力,將茶葉全吹跑了.
嚼碎辨質:神農氏當年嚐遍百草,得以知天下草藥性狀。人的味蕾的感應也很神通,可以通過茶葉的味道分辨茶葉的好壞。如果是出自原產地的上品茶嚼一嚼後口中苦味環繞,但是苦盡甘來,會有甘甜之味隨後而來。而如果是次品,那麼您嚼一嚼會感覺苦盡甘不來,味道很讓人排斥
分辨方法:將少許茶葉輕嚼品嚐其原味,小編我福大命大沒有將茶葉吞進肚內
泡茶辨質:茶葉一泡見分曉,只有泡茶後就能對茶葉的整體質量有更好的把握。初次泡茶的步驟也稱為開湯,是茶葉審核的一個初步環節。開湯以適度的沸水以慢快慢的速度將放好茶葉的茶杯沖泡滿,開湯前應該用沸滾的開水沖泡開湯所用的杯碗
分辨方法:採用開湯的泡茶方法,開湯時聞茶香,正品茶葉應該是茶葉的清香撲鼻;開湯完畢觀察茶水顏色,如果湯色明亮、純淨透明一般說明茶葉是正品,當然有些茶葉顏色偏深,具體視茶葉而定。小編我這次沒有出現錯誤,畢竟咱技術好嘛
品茶辨質:茶葉最終的宿命是在沸騰的開水中接受芳華的洗禮,綻放自己生命的華彩。所以品茶是最終的辨別茶葉好壞步驟,也是最直接的步驟
分辨方法:按照洗杯,溫杯,置茶,洗茶,泡茶,飲茶的一系列基本泡茶步驟進行泡茶流程,最後慢慢口飲新茶,通過入口口感和香氣,味道來辨別。小編我喝著大紅袍只感覺一股中藥味撲鼻而來,估計是二次加工的產品
注意事項
圖片來源於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