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芭蕾的新聞報道和評論文章常常提到“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和它在前蘇聯時期的舊名“基洛夫芭蕾舞團”。如果說1953年“基洛夫”這一命名,是為了紀念一年前被暗殺的列寧格列黨政一把手謝爾蓋·基洛夫(1886-1934),那麼這個“馬林斯基”有事什麼顯赫人物,能有冠名於帝國劇院(舞團)的殊榮?其實,當時紀念的不是什麼“馬林斯基”,而是“馬利亞皇后”,中文譯名“馬林斯基劇院(舞團)”完完全全是以訛傳訛的誤譯,正確的譯法是“馬利亞劇院(舞團)”。
作為皇家御用舞團,聖彼得堡帝國劇院芭蕾舞團1783年建團後現在大劇場(又稱“石頭劇場”)演出,1885年遷入馬利亞劇場。這家劇場建於1860年,由意大利著名建築師卡沃斯設計,以皇后馬利亞·亞力山羅夫娜命名。稱為“馬利亞劇場”。從此,這家舞團也被稱為“馬利亞劇院芭蕾舞團”。後來幾經易名,較長的時間裡以“基洛夫劇院芭蕾舞團”聞名於世,簡稱“基洛夫舞團”。蘇聯解體後,1991年重新改回原來的名稱。
為什麼會誤譯為“馬林斯基舞團”呢?我推測是最早的譯者根據英文譯名Mariinsky Ballet,而又不懂俄文,不瞭解上述史實,簡單的對譯出來的。殊不知在翻譯劇院舞團的俄文名稱時,英文和中文是採用不同原則來處理的。英文采用英譯,中文一般要採用意譯。同樣一個俄文專有名稱,英文譯為Bolshoi Theatre,Maly Theatre,中文則必須分別按單詞涵義譯為“大劇院”、“小劇院”,而決不可以按英文的音翻譯成“波爾紹伊劇院”、“馬雷劇院”。順便說一下,這類錯譯我見過不止一次。
在俄文中Mariinsky是Maria的形容詞,意思是“馬利亞的”,而不是某個姓“馬林斯基”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