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製作油燜縮項鯿?

Tags: 營養, 燜縮, 項鯿,

歷史文化

《襄陽耆舊傳》記載:“峴山下,漢水中,出鯿魚,極肥美;宋張敬兒為刺史,作六櫓船獻齊高帝曰:奉搓頭縮項鯿一千八百頭”。縮項鯿,即搓頭縮項鯿,簡稱搓頭鯿,又名“三角鯿”,是鯿魚的一種。其特徵,全身銀白色,細鱗,頭大頸短小。千年之前即負盛名。古時官吏禁入捕捉,而他們卻派人用搓斷水水產類捕捉,獨享時鮮。此魚肉細肥美,是高檔宴會的美味佳餚,曾受到歷代文人食客的讚美。唐孟浩然詩:“鳥泊隨陽雁,魚藏縮項編。停杯間山簡,何似習池邊。”唐彥謙詩:“新淮秦淮縮頭鯿,凌霄花下共流連。”宋歐陽修詩:“磊落金盤燦粼粼,搓頭縮項昔所聞。”明《襄陽四季歌),“適情細燴搓頭鯿,洽歡滿泛宜城酒”,“放船釣取搓頭鯿,勝沽白酒寧論錢。”蘇軾詩:“誰言解縮項,貪餌每遭烹。”吟誦這些詩句,大有魚香撲鼻,酒香醉人之感。

製作材料

主料:武昌魚(750克)

輔料:肥膘肉(50克) 玉蘭片(50克) 紅辣椒(25克)

調料:味精(3克) 白砂糖(20克) 黃酒(15克) 醬油(50克) 豬油(煉製)(20克) 植物油(100克) 小蔥(15克) 姜(15克)
鹽(3克)

製作過程

1. 將魚粗加工以後,在魚身兩面剖斜十字,用醬油塗抹魚身醃漬5 分鐘;

2. 豬肥膘肉切成3 釐米長的絲;

3. 紅辣椒、小蔥、玉蘭片洗淨,都分別切成3 釐米長的絲;

4. 旺火上鍋,內下植物油,燒至八成熱,下魚,用勺翻動,待炸至兩面淡黃時撈出;

5. 鍋內餘油倒出,仍置火上,放入肥膘肉、紅辣椒、小蔥、玉蘭片等絲煸炒;

6. 炒出香味後,將炸好魚下鍋內,下入黃酒、薑末、醬油、白糖、味精、精鹽、清湯等燜燒3 分鐘;

7. 待魚汁漸濃時,將鍋移到小火上加蓋燜燒至透味湯濃時,再端鍋到旺火上,下豬油續燜2 分鐘,即可起鍋盛盤。

溫馨提示

1. 燜750 克的鯿魚用400~500毫升的清湯,收於滋汁,盛入至盤,見油不見汁,顏色紅亮;

2.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植物油1000克。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