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喝茶,但是杯子上的茶垢卻很難清除,茶具內壁長出的一層茶垢,含有鎘、鉛、鐵、砷、汞等多種金屬物質。它們在飲茶時帶入身體,與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等營養化合,生成難溶的沉澱,阻礙營養的吸收。同時,這些氧化物進入身體還會引起神經、消化、泌尿造血系統病變和功能紊亂,尤其是砷、鎘可致癌,引起胎兒畸形,危害健康。故有飲茶習慣者,應經常及時清洗茶具內壁的茶垢。
茶垢沉積已久不好清洗,可以用加熱過的米醋或用小蘇打浸泡一晝夜,再用牙刷刷洗就可以輕鬆清洗乾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的是紫砂壺,就不需要這樣清洗。紫砂陶瓷茶具本身有氣孔,茶垢中的礦物質能夠被這些氣孔吸收,對茶具能起到養護作用,也不會導致有害物質“跑”到茶水中被人體吸收。
以下介紹幾種除茶垢的方法:
(1)除掉金屬製的茶隔上的茶垢,使用金屬製的茶隔時,會因茶垢而變得烏黑,如用中型清潔劑也洗不掉的,可用醋浸泡,或用漂白劑浸泡後可輕易去垢。 (2)除掉茶杯或茶壺上的茶垢,茶杯、用久了,就會由大量茶垢,用海綿蘸鹽磨擦,可輕易去掉。
(3)除小塊茶垢,可將其浸泡於漂白劑或清潔粉的溶液中,並放置一晚,就可去掉茶垢。
(4)可用牙膏或打碎的雞蛋殼擦洗, 再用清水衝淨即可。
喝茶的好處眾所周知,然而很多老年人的茶杯卻泛黃發黑,積攢下一層厚厚的茶垢,如不及時洗,經常用這樣的陶瓷茶具喝茶,會引起人的早衰。喝茶聊天是人生一大享受。然而有人茶杯裡總積一層厚厚的茶垢,甚至以為有茶垢的茶具沖泡出來的茶更有味。殊不知,茶垢對人體健康是極為不利的。
科學研究顯示,飲用水中含有礦物質和微量有害重金屬離子,如鎘、汞、砷等。當水加熱時,隨著水溫的升高,某些鈣、鎂離子溶解度下降,難溶鹽濃度不斷加大,當水被濃縮到一定程度時就沉澱析出。這些析出物可隨水沖泡茶而進入
茶杯中,茶水會迅速氧化生出褐色茶鏽,其中含有鎘、汞、砷等多種有害金屬。沒有喝完或存放較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的茶水,茶葉中的茶多酚與茶鏽中的重金屬物質便會發生氧化作用生成茶垢,並黏附於茶具內壁,越積越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