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玉雕之題材設計意識?

中國的琢玉工藝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以精湛的技藝著稱於世,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享有“東方藝術”的美稱。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們勤勞的祖先借助於多種工藝美術形式,創造了許多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和追求等寓意吉祥的圖案。這些吉祥圖案融合了勞動人民的欣賞習慣,反映了人們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滲透了民族傳統和民間習俗,因而在社會上廣泛流傳,為人們所喜聞樂見。古人的玉雕工藝為後人所驚歎,有的作品其設計的完美、技術的精湛,就是採用當今的現代高科技也無法複製。它們確實是一種文化的象徵,是高品位的東西,是道德的化身。

方法/步驟

一、設計題材意識的轉變是玉雕藝術進步的必然趨勢
  
  中國玉器雕琢的傳統題材設計十分廣泛,其題材有民間傳說歷史典故,宗教故事;有山月,花木,飛禽走獸等等。每件玉雕作品,無論是掛件,還是擺件,都有一定的美學意義和文化寓意。其中的思想文化寓意,往往又是通過諧音、借喻、比擬、象徵等手法來表達的。在近代的玉雕作品中,一些普通的生活用品、食品也成為玉雕的題材登上了大雅之堂,或進人了百姓之家,如玉雕白菜、南瓜、葫蘆、黃瓜等。取極為平常的蔬菜作為玉雕題材,藉助於諧音,來表達雕玉人或購玉人的某種願望、追求、寄託、愛好、希望和嚮往。
  
  傳統玉雕題材這種常以吉祥文化為中心,可以幫助人們從心理層面、社會生活層面上樹立信心,積極進取與創造,是我國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遺產。然而歷史的車輪在前進,人們的精神境界和審美要求也在提高,中國玉雕吉祥圖案需要在批判繼承傳統藝術的同時,創造富於時代精神的民族藝術,也需要更多地吸收外界的有益東西,創作出為人們所喜愛的新的題材。
  
  其次,玉雕創作要反映生活,表達一定的思想內容,但在程度、形式和表現手法上作為一種工藝美術都與繪畫等藝術有所區別。它要高度地概括、誇張、寓意、象徵,不要過於注重內容的深化,而要注重形式的外化。玉雕的題材設計創作應遵循其特有的藝術規律和表現手法,也就是題材設計中所體現的“形式美”,這樣有助於提高我們的藝術鑑賞能力和創作水平,克服設計上的盲目性。玉雕的題材是構成玉雕作品外在形式的重要條件。一件作品最打動人的、第一進人眼簾的就是它的題材。玉雕應以充分暴露外形的特徵來刺激視覺,打動心靈,要靠召喚和觸動,而不是靠敘述和情節。
  
  最後,玉雕作為藝術品,表現要重修養,才能明心境,僅有技巧是無法刻畫意蘊天然意趣的,所謂功夫在玉外,就是這個道理。把傳統中的精華繼承下來,運用得活,這是一層創作;依據具體的環境和情況設計,又是一層創作。在創意和工藝創新上,時代感召力不強,做工粗放。目前玉雕產品絕大部分在題材選擇和設計、工藝等方面都是追尋歷史的單線遺傳,閉門造車,泛泛地表現“福祿壽”的玉文化缺乏與時俱進的理念和與優秀藝術門類的優化嫁接,玉雕產品與現代新生人群消費的結合度差,不利於大眾消費市場的引導。既有優秀繼承又有現實創新的精品,極度稀少,使得觀賞把玩、珍藏的精品市場成為“無米之炊”。
  

二、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是玉雕題材設計的歷史使命
  
  玉雕藝術之所以長盛不衰在於它始終與傳統文化相結合,不論是具體的吉祥題材還是抽象的傳統文化題材,現代玉雕藝術發展的著眼點就在於如何更深入地發掘出傳統文化的抽象美學內涵,而不是生搬硬套的“拿來主義”;在玉雕的設計過程中如何既繼承和發揚傳統又不僅僅拘泥於傳統的形式;如何在尊重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去除那些與現代文明不和諧的因素,並且加入一些與傳統文化並不衝突的時代元素。此外,歷代玉雕作品都在追求玉器的意境之美,儘管文人墨客很少涉及,但是歷代玉器的意境之美是普遍存在的,應該說玉雕也屬於藝術的範疇,由於玉雕創作方式的獨特性,它是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的結果,如今玉雕已進入藝術殿堂,中國玉雕藝術在世界藝術之林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玉雕藝術就是人們利用玉石這種特殊的雕刻材料,藉以表達創作者對世界對人生的感悟的藝術。並且由於中國有幾千年的玉石文化傳承,從原古人類對玉圖騰的崇拜,到儒家文化“以玉比德”的推崇,再到封建統治者將玉石作為身份地位的象徵,以及文人墨客對玉石文化的青睞、賦予玉雕藝術以文化的品味。由玉所產生的玉石文化與精神一直凝結在玉雕藝術中,並且影響、感動著後世子孫。如何將抽象的傳統文化以具體的形式表現出來,是玉雕擔負著的歷史使命。玉雕的題材只有與傳統文化的結合才能體現具有長久的生命力,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所以現代玉石的題材設計照樣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母體,它們必須具有豐厚的內涵、自身優美的特性和人們賦予它們的獨特品質。由此看來玉雕藝術的創作過程實際就是設計師同玉石對話的過程,是最大限度地發掘材料美的過程;同時,也是設計者與中國幾千年的玉石傳統文化對話的過程。將皮影文化與玉雕的結合就是這樣的一次對話的嘗試。
  
  皮影戲又稱影戲,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而成的獨特藝術品種,是中華民族藝術殿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顆明珠。其有著巨大的藝術魅力。皮影戲利用“光影”的基本原理,把所表演的圖形以光影的形式呈現出來,而達到的一種人文藝術效果。無不沉澱著特定歷史時代和地域環境下形成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以其悠久的歷史、精湛的技藝、豐富的品類而享譽世界。玉與皮影戲的結合有一種天生的親和力,兩者的結合非常的妥貼,兩種藝術水乳交融,華夏豐富的民族色彩寶藏,在與皮影的結合過程中從色彩的認識到色彩的運用,特別是別具特色的民間色彩,都有待於當代人在研究、分析中拂去歷史的塵埃,挖掘、提煉、繼承其精華,從中吸取用於玉雕設計創新表現的色彩和形象營養,去進行玉雕色彩設計的創新,以無愧於我們的改革時代,無愧於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設計師。

三、現代玉雕題材設計意識確立的現實意義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人類生存空間的建設的發展,我們的玉雕設計也要伴隨時代的腳步而不斷創新。玉雕設計中那些被舊觀念所束縛而墨守成規的腐朽思想,自然被時代所淘汰。因為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沒有創新就沒有設計。運用現代科技知識與技能,既要滿足功能要求的物化設計,又要以人性化設計為宗旨,從而給人們創造出更為優美的玉雕。玉雕的過程是人塑造了玉雕,玉雕也反過來塑造了人。玉雕設計凝固著人的生活,凝固著他們的需要、感情、審美和追求。玉雕設計創新要尊重傳統的民族文化,把這些傳統的民族文化傳達給一代又一代的人,滲透到他們的性格和理想中去。玉雕設計傳承成為人們對歷史的見證、文化的標誌、心靈的寄託。樹立玉雕的題材設計意識,才能使中華文明在我們這一代手上得到發揚光大。
  
  浮雕的圖案構成與工藝製作要領
  
  浮雕是玉石器皿上進行裝飾最常用的一種方法,種類較多,一般以雕刻的程度分淺浮雕、中浮雕、深浮雕、鏤空浮雕、錦地浮雕、陰線刻等六種裝飾形式。
  
  淺浮雕:琢刻較淺,深度一般不超過2毫米。層次交叉少,場以線面結合的方法增強畫面立體感。
  
  中浮雕:剔地稍深,地子深度在2—5毫米之間,層次因深度的增加而比淺浮雕更富有變化。
  
  深浮雕:即半圓雕,部分已於圓雕無疑,常凸出在器身之外,層次交叉較多,立體感極強。
  
  鏤空浮雕:又叫“透空花”,是帶孔眼的浮雕紋飾,由於孔壁厚度的限制,鏤空浮雕的層次不多。鏤空浮雕有玲瓏剔透、花紋突出的特點。
  
  錦地浮雕:在浮雕的“地底”勾刻花紋,為錦地浮雕,此類浮雕有利有弊,處理的好給人以富麗堂皇之感,處理不好會顯得雜亂無章,主次不分。
  
  陰線刻:陰線刻又稱陰勾花,嚴格來區分並不能算是浮雕,其只勾線並不剔地,可單獨在器皿上裝飾,因其表現力有浮雕之感,故歸為浮雕的一種裝飾方法。錦地浮雕的“地底勾紋”就屬於陰線刻。
  
  浮雕的圖案從表現形式上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抽象藝術表現,一類是具象寫實表現。抽象表現形式多以紋線為主,如雷紋、勾連紋、饕餮紋、夔紋等。寫實類的主要以花卉、山水、人物、瑞獸等為主。
  
  浮雕圖案因表現形式的不同也產生出多種構圖方式有抽象藝術表現常用的連續式,有寫實圖案常用的對稱式,還有呼應式、旋轉式、角隅等多種構圖形式。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