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燈火節目:王鳳岐講荸薺的功效與作用?

  本期嘉賓介紹

  王鳳岐

  王鳳岐,男,著名中醫內科專家,主任醫師、教授,國醫泰斗秦伯未嫡傳弟子。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衛生部中醫司教育處處長,世界鍼灸聯合會司庫、世界骨傷聯合會總監。從事中醫藥事業及臨床50多年,曾負責組織全國著名中醫專家為國家領導人進行醫療保健,應邀在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加拿大、南美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及講學,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並受聘于: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臺灣中醫師會會長顧問,香港中醫師公會顧問,南美醫師協會常務副會長,中智醫師聯合會總監,馬來西亞醫學保健協會副會長等職,是大陸第一個去臺灣訪問的中醫,在港臺中醫藥界享有極高的口碑。著有《炎症的中醫辯證》、《秦伯未醫學名著全書》等多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中醫專著。現為中醫之家總幹事,北京太申祥和太醫館館長,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知名專家。著有養生書籍《王鳳岐的養生餐桌》《王鳳岐帶你走出養生誤區》等多本中醫養生暢銷書,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荸薺的功效與作用

營養價值、功效與作用

  荸薺中含的磷是根莖類蔬菜中較高的,能促進人體生長髮育和維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鹼平衡,因此荸薺適於兒童食用。

  英國在對荸薺的研究中發現一種“荸薺英”,這種物質對黃金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氣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效果。這種物質還對癌腫有防治作用。2荸薺質嫩多津,可治療熱病津傷口渴之症,對糖尿病尿多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荸薺水煎湯汁能利尿排淋,對於小便淋瀝澀通者有一定治療作用,可作為尿路感染患者的食療佳品。近年研究發現荸薺含有一種抗病毒物質可抑制流腦,流感病毒,能用於預防流腦及流感的傳播。

功效作用:

降壓作用:荸薺汁加鮮藕汁、梨汁、鮮蘆根汁、麥冬汁一起,稱為“五汁飲”,用於生津消熱、降低血壓。

 治食道癌:荸薺10只,帶皮蒸煮,每日服食。5治咽喉腫:荸薺絞汁冷服,每次125克。

預防流感:鮮荸薺250克,甘蔗1根,切段,入鍋煎煮,熟而食之,有清熱消炎,生津止渴之效,適於發熱後期之心煩口渴和低燒不退,還可預防流感。

 通腸利便:荸薺500克,煮熟搗爛,加鹽、姜、豆粉,擠成丸子,油炸後撈起。生粉勾芡成滷,澆在丸上,味鮮滑口,可消食開胃,利腸通便。

 治痔瘡:痔瘡患者常食荸薺也大有益處。9輔助治療癌症:茡薺還含有防治癌症的有效成分,臨床中多用於肺癌、食道癌、乳癌,是很好的輔助治療食品。

 降燒:荸薺是寒性食物,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熱生津,又可補充營養,最宜用於發燒病人。它還具有涼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溼祛痰、消食除脹等功效。

麻疹不透:荸薺或蘆根煮水代茶,可助麻疹早發,早回。並可防止產生併發症。

雞眼:荸薺六枚,蕎麥十二粒,每晚以溫水洗腳後,先用針尖輕輕剔雞眼(不要深剔),去其浮汙,將二粒蕎麥,放入口中,以門牙咬碎,去其柔嫩之黑皮,以指頭將蕎麥麵塗在雞眼裡,填平雞眼,再少抹點口液,潤在蕎麥上。另以洗淨的荸薺,切成如雞眼大小如銅幣厚,貼在雞眼的蕎麥麵上,以薄布包好,以免散落,如此特續一星期,雞眼會不知不覺的消失,此法屢試屢驗,頗具奇效。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衛視,並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荸薺怎麼吃

 1、海蜇荸薺湯

 【原料】海蜇皮50克、荸薺100克。

【製作】海蜇皮洗淨,荸薺去皮切片同煮湯。

【用法】吃海蜇皮、荸薺,飲湯,每日2次。

【功效】清熱化痰,滋陰潤肺。適用於陰虛陽亢的高血壓患者。

2、當歸荸薺薏米粥

原料:當歸15克,荸薺30克,薏米100克。

 製作方法:將當歸切成片,入鍋煮30分鐘,去渣後加入荸薺和薏米煮成粥,出鍋後加蜂蜜食用。

3、荸薺獅子頭

原料:去皮荸薺5只,瘦肉餡300克,菜心50克,鹽5克,醬油20克,糖15克,雞蛋1只,生粉,蔥末、薑末、味精、料酒、溼澱粉各適量。

製法:

  a、將荸薺輒成米粒大小,拌進肉餡中,加鹽、雞蛋、料酒、溼澱粉、味精、蔥薑末拌勻,做成四個大肉圓。

  b、炒鍋上火,倒入油,油熱後放入肉圓煎至兩面黃時,烹入料酒,加醬油,糖倒高湯,用小火燜燒15分鐘,將獅子頭盛人用菜心墊好底的盆中,把滷汁著芡澆於面上。

功效, 作用, 節目, 荸薺, 王鳳岐,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