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懂教育的家長並不難?

愛你的孩子,就要多看看他的眼睛。那是真正的心靈視窗,那個視窗會告訴你一切的。因為孩子的心靈純淨,那視窗也明淨。只要我們用心去看,就會發現每一點塵埃。只要我們及時地幫孩子拭去,他的眼睛,他的心靈,他的人生就不會因此而蒙塵。二是每週和孩子交流一次,讓他把一週的基本情況和心情狀態告訴你,你做一些瞭解和疏導的工作。做一個懂教育的家長並不難!

方法/步驟

一.要告訴孩子千萬不能懶

首先要告訴孩子作為一個學生千萬不能懶,不能手懶,不寫,不算,只帶耳朵聽;更不能腦子懶,不想事兒。不想學習的事,也不想前途的事兒,那就完了,但一想起來就犯愁,愁完之後又少心沒肺地該幹啥該啥,任自己得過且過。我知道現在的中學生中有一大批這樣的孩子。我要告訴你們,我兒子在國外是怎樣學數學的,希望你們能告訴你們的孩子。他去德國留學時,申請的是國際課程,結果英語授課只有一個學期,第二個學期人家就是德語授課了。對德國學生來說,那就是母語授課,可對於我兒子來說,那就是天書。因為他一點德語基礎都沒有,上街買菜還是指點比劃,更別說是聽課了。但他沒有退縮,他把德語的課程先翻譯成英語,然後再翻譯成漢語。一點一點地學,一點一點地往懂里弄。他說:我並不是想夜裡三點睡覺,並不是想忘記吃飯,是我學起來就忘了時間了。可見廢寢忘食是因為專注,注意力高度集中。他最後把數學和德語的關都闖過去了。告訴孩子基礎差不可怕,只要能對自己下狠心、下狠勁!沒有學不會的東西。要讓你的孩子徹底改變懶惰的習慣,首先就不要讓孩子睡懶覺,先把這個毛病改了,再來談其他。我查閱了古今中外許多書,沒有發現任何一個成功的人有睡懶覺的習慣。有人會說:偉大領袖毛主席就有睡懶覺的習慣;著名作家路遙的早晨是從中午開始。他們只是特殊情況下的一種作息習慣,他們睡覺是為了更好的工作,和懶無關。一個人最好的習慣是不睡懶覺,早早地起床,不浪費時間。我的母親是一個非常勤快的人,一生都沒有睡過懶覺。她有一句很經典的話:一早晨乾的活能抵得上一天。是的,早晨的精力和心情都好,學習也出效率。我們不能讓孩子放假回兩天家就把生物鐘破壞了,慣孩子睡懶覺。我說的不睡懶覺,不是一天不睡,一個星期不睡,而是要一輩子不睡懶覺。睡覺是為了“充電”,不是為了睡覺而睡覺。如果一個人總在睡覺那他不就是個植物人了。

第二是告訴孩子不能逃避學習,作為一個學生,學習是天職,不是你想不想學的問題,是必須學的問題。這和農民種地,工人做工一樣,不僅是你的責任也是你的生存狀態。你逃掉了學習作為學生你還剩下什麼呢?這和做運動員一樣,你如果逃掉了比賽,你還是個運動員嗎?人生就是由一節一節的課組成的。拉下的,必須補上,不補哪一課,哪一課就不及課。不及格的地方多了,人生就殘缺,生命就黯淡,生活就磕磕絆絆多。人生如課,該上的課切莫拉下。拉下的,或許當時不顯山不露水,日後你就會知道:拉下了知識,就拉下了前程,拉下了未來。日後的差距就是從現在的一節一節的課開始的,要把這個最簡單的道理告訴孩子。

二、是慎重面對孩子的早戀問題。

愛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感情,不論是親情之愛還是異性之愛。告訴孩子青春期的男女之間產生愛情不是罪惡,但是發展、擁有這份感情卻需要資本。現在先把這一份感情“儲存”起來,發狠學習,幾年後等到自己各方面都成熟了,再來“提取”,給對方一個驚喜,也給自己一個獎勵,那會多麼美好啊!現在用父母的血汗錢一起下飯館、上網咖,既耽誤學習又作踐感情,多麼地不值呀!要告訴你的孩子:沒有文化知識,沒有做人的修養,沒有將來立足生存的本事,你長得再帥,也是個青蛙;你扮得再靚,也是個恐龍;你的家庭條件再好,再有錢,你也是個廢物東東。要教育孩子知道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一個孩子如果到了高中了,還總是做一些有失尊嚴和有失分寸的事,那麼他(她)對自己一生的人生方向都不會有一個準確的把握。

三、永遠不放棄你的孩子

有的家長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的目的,就是孩子不打架,不出事。花上錢讓很有才華的老師變成一個看管者,這是多麼痛心的悲劇啊!也許你曾經也對你的孩子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是由於你的不懂教育,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問題。現在他是“軟硬不吃”、“油煙不進”。但是無論如何你都不能放棄他,因為你放棄了他就等於全世界都放棄了他。在對孩子的心靈的撫慰和修復上,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父母。要知道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每一個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渴望理解,渴望讚許,渴望上進的好孩子!只是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被我們的不當方法弄得 “宕機”了。這沒什麼,重新啟動一下,一切從頭再來,一切都還來得及,因為孩子還小,還有改變一切的條件和資本,只要家長有改變自己的慾望,改變你對孩子不夠關注不會愛的現狀,進而讓孩子也有改變的慾望和行動,你的孩子就會有路可走。但如果把這三年晃過去,孩子真的就徹底完了,那就不是宕機的問題,就是徹底報廢了。要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家長就得有信心,有行動,把孩子交到學校只是為了給他選擇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不是為了讓你放棄責任,所以家長要抽時間多看看你的孩子,多從心靈上關注孩子,不要來就是為送吃的,我們要學會給孩子心靈和精神上的輸送更多的食品。

四,要教給孩子學會不抱怨。

因為抱怨這棵樹除了結出“新”的抱怨的果實,再不會有其他的結果。不要抱怨過去,因為你再怎麼抱怨,過去都過去了,關鍵是珍惜眼下,利用好眼下的條件,走通走暢知識改變命運的道路。不要抱怨社會,再怎麼抱怨社會都不會因為你而改變。要學會自強自立自救,正因為社會有許多不公,更需要孩子學習掌握生存的知識和本領;不要抱怨環境,能來這裡是一種緣份,在這麼眾多的學校中,你選擇了這所學校,這所學校也接納了你的孩子。這裡就是孩子生命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要讓孩子懂得珍惜,珍惜現有的學習條件,珍惜老師的付出。要讓學校因你的孩子而有聲譽,而驕傲,孩子是植物,要讓他在一塊土地上紮下根,而不要像小時候給他買玩具那樣不斷地“買”學校。我們現在的許多孩子的狀態是沒有一雙鞋子適合自他們,老師不行,同學不行,環境不行,整天除了抱怨就是抱怨,這種抱怨的習慣毫無疑問是來自家庭的,來自孩子從小生活的家庭環境。要讓孩子不抱怨,作為家長首先不要抱怨你的孩子,你把孩子培養成你不滿意的狀態,你應該反省自己,不應該抱怨孩子。這就如同農民種莊稼,你總不能一味地抱怨土地和老天爺,你能做得就是改良土地和適應老天爺。要知道孩子和植物還不一樣,種植什麼,農民還可以選擇,現在我們壩上就種菜了。可孩子不成,人家的孩子再好,再乖是人家的,只有你的孩子屬於你。不管他是能讓你的虛榮心滿足還是讓你的顏面無光,都無法改變他是你的孩子這一事實。他是你的,這是命定了的。所以你必須為這個人負責並且教給他學會為自己負責。

五、學會和孩子交流:

我們現在的家長,尤其是中學生的家長最頭疼就是孩子不聽家長的話。我們想過沒有孩子為什麼不聽你的,一個是你對孩子從小除了供他吃喝玩就是指責,沒有交流的習慣。二是不瞭解不理解你的孩子,說出的話無的放矢,說不到孩子心上,三是新知識太少,盡說走板話和一成不變的廢話,這樣下去就養成了孩子不願聽你的話的習慣了,即使你偶爾說得話還有一點道理,也被這種對你一貫的否定淹沒了。我們多數家長只會“拉扯”孩子不會教育孩子。在對孩子的交流上首先要做到知你的孩子,懂你的孩子,我的經驗是:一多看看孩子的眼睛,二每週臥談一次。“眼睛是心靈的視窗”,這一句人們常說的話用在我對兒子的觀察中是再恰當不過了。我的兒子有一雙黑白分明亮晶晶的大眼睛。正是這雙眼睛,成為了他小時候我瞭解他健康狀態,長大後我洞察他內心變化的晴雨表。他身體健康、心態陽光時,那眼睛清澈、明亮;他心裡如果有什麼事或遇什麼挫折打擊,那眼睛就不再黑白爽利地明亮了,就會眼白髮灰髮暗,眼珠發痴發呆。小時候,只要那雙眼睛不明亮了,一定是他身體不適了。長大後,只要他目光呆滯了,肯定是遇到煩心事了。每當這時,我也不乍乍乎乎地問他“你怎麼了?”我只默默地觀察他。我想,孩子的事應該讓他自己去想想,自己去消化消化,做家長的不能太急躁了,不要一疊連聲地去詢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他如果想告訴你,自會告訴你;他如果不想告訴你,你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徒給他增添煩惱和讓他嫌你煩。但是我非常注意他的眼睛,我力求通過他的眼睛來了解他的內心。這多年,我不僅能從他的眼睛中讀到他的內心世界,也逐漸讀懂了他的內心世界。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