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省第八屆運動會上,金川公司代表隊的5000米長跑選手白**,跑前他的隊友基本上都拿到了獎牌,而他才開始參加自己的第一項比賽,所以他非常希望拿到冠軍。比賽開始了,只見他奮力向前而處在了領跑的位置之上,就這樣在十二圈之內他一直以較快的速度領跑,忘記了教練賽前的千叮嚀萬囑咐——合理分配體力,當終點衝刺需要極大的勁頭和活力時,他卻因身體力量不足,呼吸肌不能得到調整而無能為力,前摔跟頭,後挫屁股,眼睜睜地看著50米不到的終點線,後面的隊員一個又一個地超過了他。
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原因很簡單,領跑的跑在前面,一方面他要奮力向前跑,另一方面他還要關注後面誰能趕上他,你想一想,在雙重壓力的影響下,他只能時刻不停的保持著速度和耐力絲毫不能鬆懈,在這種情況之下他能一直堅持到跑過終點嗎?我想上面的例子已經作了具體的回答。而跟在其後面的運動員卻能根據前面的情況來調整速度,這樣就有了穩定的心理因素,他的節奏和速度就會因為有領跑者而時刻調整著,必然會節省很多體能和減少很多的心理壓力,在終點衝刺的時候調動所節省下來的體能而奮力向前衝,超過領跑者,奪得冠軍。
一個揹著沉重包袱的人和一個沒有負擔的人一起參加長跑比賽,到了衝刺時,誰能跑得更快,結果還用說嗎?比賽如此,高三的學習也是如此。一旦我們的成績處在了前面,我們不僅要自己要盡最大的努力來學習,而且每次考試前還總顧慮著誰會超過自己,這樣一來就等於自己給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所以高三的學習生活中一定要看淡名次。在高三的學習生活中有人超過自己並不一定是壞事,這樣會讓我們有時間來反思、分析、歸納和總結自己,進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調整自己的學習的節奏和速度,恰當的找好自己追求的目標,這應該是件好事。其實,在整個高三階段就好比是一場長跑比賽,每個同學都是這場比賽中的運動員,每次考試都是比賽中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誰衝在了前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參照物(領跑者)一如既往的堅持下去,把一米一米的賽程拋到自己身後去,等到高考這個最後的終點衝刺的關口,再爆發出自己全部的潛能,奮力一搏,來實現自己的理想!(楊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