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號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獸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特徵為口腔黏膜和蹄部面板形成水皰性潰爛,蹄殼脫落,不能站立,能侵害多種動物,人也能感染。
方法/步驟
病豬以蹄部,口部水皰為主要特徵,體溫升高至40℃~41℃,精神不振,食慾減少或廢絕。口腔黏膜形成小水皰或糜爛,蹄冠、蹄叉、蹄踵逐漸形成潰爛和蹄殼脫落,並有細菌感染,可引起死亡,加大損失。 豬口蹄疫又稱之為豬五號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表現為蹄冠、趾間、蹄踵皮膚髮生水泡和爛斑,部分豬口腔黏膜和鼻盤也有同樣病變。治宜抗病毒、區域性消炎。以冬春、秋季、氣候比較寒冷時多發。現在已經步入秋季,最近陰雨連綿,所謂一場秋雨一場涼,五號病的防疫關鍵期已經來臨,養殖戶們要做好裝備。
五號病的預防原則是“早、快、嚴、小。”早為早教育、早普查、早發現,“快為快動手、快撲殺、快消毒、快免疫,”嚴為嚴格執行防疫措施,“小為疫點劃小,損失最小。 因此豬場一旦發現豬口蹄疫後立即隔離病豬和可疑豬,進行嚴格的封鎖、消毒,及對病、死豬做無害化處理,藥物預防、中藥拌料預防為主,儘量避免打針和受到驚嚇。 對於一些常規性的預防措施便是老生常談的免疫接種、嚴格消毒、加強防疫。對於口蹄疫我們還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根治,因此目前只能還是以預防為主。 五號病發病率很高,但成年動物病死率比較低,一般不超過3%。幼畜對口蹄疫病毒最易感,發病率100%,死亡率很高。因為養殖戶要特別加強對仔豬等的護理。病豬應在嚴格隔離、加強護理的條件下,進行對症治療。
口蹄疫治療小知識 加強接種:豬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公豬3個月接種一次,每頭每次4毫升~5毫升。後備母豬產前30天接種,每頭4毫升~5毫升,產前10天再次進行,每頭每次接種5毫升。仔豬出生70天接種,每頭3毫升,100天加強接種,每頭5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