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鋼行業定義及分類
(一)玻璃鋼行業定義
玻璃鋼(FRP),也稱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是指用玻璃纖維增強熱固性樹脂生產的塑料製品。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程式碼》,中國把玻璃鋼歸入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國統局程式碼30)中的玻璃纖維和玻璃纖維增強塑料製品製造(C306),其統計4級碼為C3062。
(二)玻璃鋼產品分類
玻璃鋼產品主要包括:玻璃纖維型材、玻璃纖維板;玻璃鋼瓦、建築用玻璃鋼製品;玻璃鋼防腐製品;節能、節水和廢氣處理用玻璃鋼製品;車輛運輸工具用玻璃鋼製品;機械、電機、電器用玻璃鋼製品等。
玻璃鋼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一)玻璃鋼行業監管體制分析
我國玻璃纖維及其製品製造業主要由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共同進行管理。政府主管部門原為國家發改委,現為工信部;行業協會主要是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和中國複合材料工業協會。
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的主要職責為:建立行業資訊資料庫,提供國內外經濟技術情報和市場資訊;制定行規、公約和行業道德規範,維護會員單位的合法權益和行業聲譽、協調行業在生產經營中發生的有關爭議和問題;向政府部門提出制定行業規劃、經濟技術政策和標準、經濟立法等方面的建議;總結會員單位的先進經驗、組織協作交流等。
中國複合材料工業協會的主要職責為:向政府主管部門提出制定行業發展規劃、技術、經濟政策和立法等方面的建議;協調行業內的經濟活動、規範企業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秩序;行業經濟指標統計和調查研究工作,以及質量監督和評價工作;推動整個複合材料市場及應用領域的擴大和發展。
(二)玻璃鋼行業相關產業政策
據《玻纖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要實現玻纖總產量280萬噸,銷售收入800億元,平均(池窯)能耗減少到0.6標煤/噸紗以下,平均(行業)鉑耗減少到0.8g/噸絲,實現出口創匯30億美元;深化玻纖製品加工、開發更多新產品,不斷開拓玻纖製品應用領域。玻纖複合材料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
圖表:影響玻璃纖維行業發展的產業政策情況
2012年10月,工信部發布《玻璃纖維行業准入條件(2012年修訂)》。相比於2007年釋出實施的《玻璃纖維行業准入條件》來看,2012新版在企業生產佈局、工藝與裝備、能源消耗、環境保護和產品質量等領域全面提高了行業的准入門檻,從中看出中國玻璃纖維行業從量變到質變轉型的決心。
最新資料及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15-2020年中國玻璃鋼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三)玻璃鋼行業政策環境總結
我國玻璃纖維企業受國家行業准入條件的影響較大。從上文中的國家行業准入條件對比可以發現,國家政策對玻璃纖維行業中的企業佈局地址選擇、能耗、生產規模環境保護等各方面進行了嚴格的規定,並且進入門檻大幅度提高,這將有助於我國玻璃纖維行業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型。
另外我國玻璃纖維行業受出口政策、國外反傾銷調查等的影響也較大。2007年7月1日起,我國玻纖出口退稅率從13%下調至5%,國內多家企業隨之幾乎同時對玻纖進行了漲價調整,以消化不利影響。2009年3月,國家又將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7%,很大程度上幫助出口型企業渡過了難關。近年來,我國玻璃纖維企業一直遭遇來自歐洲、印度等地的反傾銷調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出口外銷。
玻璃鋼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中國的複合材料/玻璃鋼工業肇始於1958年,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①1958-1978年為第一階段,致力於國防軍工,從無到有,為中國複合材料/玻璃鋼工業發展打基礎。②1978-1998年是第二階段,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從計劃經濟轉型為市場需求導向,複合材料/玻璃鋼工業厚積薄發,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全面開花。先進複合材料開始起步,初步建立了完整的研發生產測試體系。③1999年以來,新產品迅速上升,新產品、新工藝與世界同步發展,中國的複合材料/玻璃鋼工業開始騰飛,先進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獲得了新的發展。
由於玻璃鋼具備優越的效能,並且有利於環保,國民經濟各領域都開始使用玻璃鋼來代替其它材料,並且需求有逐步擴大的趨勢。目前,玻璃鋼產品應用市場已涵蓋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主要包括:黑色冶金業、有色冶金業、電力行業、煤炭業、石油化工、化學工業、機電工業、紡織工業、汽車及摩托車製造業、鐵路業、船舶工業、建築業、輕工業、食品工業、電子工業、郵電業、文化、體育及娛樂業、農業、商業、醫藥衛生業、軍工及民用等各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