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地震理性自救互救方法?

Tags: 常識, 理性, 地震,

一.室內避震

1.就近躲避。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古人在《地震錄》裡曾記載:“卒然聞變,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縱有覆巢,可冀完卵”。發生地震時,如沒有條件迅速撤離到室外,則不要急著往外跑,而應抓緊求生時間尋找合適的避震場所。2.選擇合適避震空間。室內房屋倒塌後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3.室內較安全的避震空間有:承重牆牆根、牆角、堅固傢俱附近、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以及有水管和暖氣管道等處。4.做好自我保護。選擇好躲避處後應蹲下或坐下,臉朝下,額頭枕在兩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邊牢固的物體,以免震時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而受傷;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後頸;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保護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二. 戶外避震1.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不要隨便返回室內。2.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過街橋、立交橋;高煙囪、水塔下。3.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杆、路燈、廣告牌、吊車等。4.避開其他危險場所: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危牆、女兒牆、磚瓦及木料等物的堆

放處。

三.公共場所避震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一起擁向樓梯、出口,要避免擁擠,避免被擠到牆壁或柵欄處。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注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在商場、書店等處:應躲在近處的大柱子、內牆角,或朝著沒有障礙的通道躲避,然後屈身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處於樓上位置的,原則上向底層轉移為好。但樓梯往往是建築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準脫險的合適時機;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檯;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四.行駛中的車輛避震駕車者應儘快減速,逐步剎閘,汽車靠路邊停車。發生大地震時,汽車會像輪胎洩了氣似的,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必須充分注意,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要趕快離開車子。很多地震時在停車場喪命的人,都是在車內被活活壓死的,而在兩車之間的人,卻毫髮未傷。強烈地震發生時,如果你正在停車場,千萬不要留在車內,以免垮下來的物體壓扁汽車,造成傷害;應該以臥姿躲在車旁,掉落的物體壓在車上,不致直接撞擊人身,可能形成一塊“生存空間”,增加存活機會。為不致捲入火災,請把車窗關好,車鑰匙插在車上,不要鎖車門。乘客(特別在火車上)應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坐席等,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並注意防止行李從架上掉下傷人,面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將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墊上,護住面部,身體傾向通道,兩手護住頭部;背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兩手護住後腦部,並擡膝護腹,緊縮身體,作好防禦姿勢。五.搭乘電梯時的避震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高層大廈的電梯,一般都裝有管制執行的裝置。地震發生時,會自動地動作,停在最近的樓層。萬一被關在電梯中的話,請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絡、求助。地震後預防傳染病六項注意地震後基層疾控系統往往也受到重創,物資儲備受到影響。同時,因為疾病預防的壓力突然激增,原有疾控系統人員遠遠難以滿足疾病預防需求。此時,災區群眾積極開展自我預防,然後等待專業疾控人員介入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一.是確保不攝入受汙染的食物和水。特別是對飲用水,有條件的地區要向當地有關部門索取飲用水消毒片,消毒後煮沸再飲用。 二.是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餐具和洗臉水等。用過的餐具儘量用沸水消毒。三.是生活垃圾和糞便等儘量遠離避險地,同時不要處置在水源附近。有條件的地區,可以使用漂白粉等對周邊環境進行消毒。對孳生蚊蟲的積水,可以用敵敵畏等進行消毒。同時,可以投放一定的滅鼠餌料,避免老鼠造成疾病傳播。 四.是對避險地周邊出現的動物屍體要遠離避險地和水源地深埋,對已經腐敗的,最好焚燒後再深埋。五.是積極承擔防疫職能,在發現周圍親屬、朋友出現傳染病症狀後,及時報告衛生防疫部門。六.是保持良好和正確的心態。地震後容易出現傳染病的高發甚至暴發,但只要採取正確的方法積極主動預防,大規模傳染病出現的機率並不大,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周圍親屬等出現的小的傳染病,只要治療及時,也完全不會造成流行,不必因此過於緊張。如何在災區喝到淨水一般說來,除泉水和井水(地下深水井)可直接飲用外,不管是河水、湖水、溪水、雪水、雨水、露水,還是通過滲透、過濾、沉澱而得到的水,最好都應進行消毒處理後再飲用。那麼,怎樣進行消毒呢?方法如下:1.利用亞氯酸鹽,即漂白劑,也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在已淨化的水中,每升水滴入漂白劑3、4滴,水質混濁則加倍,搖晃勻後,靜置30分鐘,即可飲用或備用。只是水中有些漂白劑的味兒,注意不要把沉澱的濁物一同喝下去。 3.在海拔高度不太高(海拔3000米以下)且有火種的情況下,把水煮沸5分鐘,也是對水進行消毒的很好的方法。4.如果尋找到的水是鹹水時,用地椒草與水間煮,這雖不能去掉原來的鹹味,卻能防止發生腹痛、腹脹、腹瀉。如果水中有重金屬鹽或有毒礦物質,應用濃茶與水間煮,最後出現的沉澱物不要喝。5、製作簡易過濾器:把裝水的容器在底端挖一個小洞,插根管子;鋪一層小石子在容器底部,再鋪一層粗沙,然後依此鋪上細沙、木炭、毛巾等。這樣一來,就可將渾濁的水過濾成清水,加上消毒藥片,即可飲用。目前,有一種飲水淨化吸管,在野外非常實用,形如一支粗鋼筆,經它淨化的水無菌、無毒、無味,無任何雜質,不需經過沸煮即可飲用,很輕便。另外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水源緊缺的情況下,要合理安排飲用水,不要為一時口渴而狂飲。這方面的常識在各種電視劇和電影中有教多反映。另外,在野外工作或探險中,喝水也要講究科學性。如果一次喝個夠,身體會將吸收後多餘的水分排洩掉,這樣就會白白的浪費很多的水。如果在喝水時,一次只喝一兩口,然後合在口中慢慢嚥下,過一會兒感覺到口渴時再喝一口,慢慢地嚥下,這樣重複飲水,既可使身體將喝下的水充分吸收,又可解決口舌咽喉的乾燥。"地震現場如何進行急救1、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心肺復甦,首先要清除掉口鼻腔中的泥土,保護呼吸道通暢。迅速轉送醫院。2、休克傷員平臥,儘量減少搬動。地震造成的休克往往伴胸腹外傷,要迅速轉送醫院。3、開放傷快迅清除傷口周圍泥土,用敷料或其它潔淨物品包紮、止血。地震造成開放傷口破傷風和氣性壞疽發生率很高,應儘快送醫院徹底清創,肌注破傷風抗毒素。4、四肢骨折選擇一切可利用的方法進行妥善固定(見骨折固定方法)後迅速轉送醫院。5、脊柱骨折地震多見。脊柱骨折現場不易發現。因此,搬動和轉送時要格外注意。頸椎骨折搬動時要保持頭部與身體軸線一致;胸腰椎骨折搬動時身體保持平直,防止脊髓損傷。有截癱時同樣要按上述方法搬動,防止加重脊髓損傷。頸骨折要圍領等方法固定。所有脊柱骨折都要用平板搬運。途中要將傷員與平板之間用寬頻妥善固定,儘量減少顛簸對骨髓造成的損傷。急救時的注意事項1、保持冷靜,忙而不亂,有效地指揮現場急救。2、分清輕重緩急,分別對傷員進行救護和轉送。3、懷疑有骨折,尤其是脊柱骨折時,不應讓傷員試行行走,以免加重損傷。4、脊柱骨折傷員一定用木板搬運,不能用帆布等軟擔架搬運,防止脊髓損傷加重。編後語:地震來臨的瞬間,自己做救世主!希望以上這些親們都能牢牢記住。發生地震時,如沒有條件迅速撤離到室外,則不要急著往外跑,而應抓緊求生時間尋找合適的避震場所。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