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每年的2月19日前後,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 雨水後,春風送暖,致病的細菌、病毒易隨風傳播,故春季傳染病常易暴發流行。每個人應該保護好自己,注意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雨水節氣中,地溼之氣漸升,且早晨時有露、霜出現。所以針對這樣的氣候特點,飲食調養應側重於調養脾胃和祛風除溼。 又由於此時氣候較陰冷,可以適當地進補,如蜂蜜、大棗、山藥、銀耳等都是適合這一節氣的補品。 雨水節氣養生飲食: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強弱是決定人的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吃生冷粘雜油膩食物,以防傷及脾胃。 雨水養生除了要注意疏肝理氣、扶助陽氣外,調養脾胃也是一大要點。在雨水節氣前、中、後三天服用“雨水養生粥”,對潤和脾胃大有益處,可調整臟腑氣血的微小失衡,預防和減少疾病的發生。
食材
紅豆 適量
薏米 適量
江米 適量
粳米 適量
綠豆 適量
小米 適量
阿膠蜜 棗 適量
銀耳 適量
枸杞 適量
紅 棗 片 適量
白果 適量
蜂蜜 適量
方法/步驟
紅豆、綠豆浸泡2小時。
粳米、江米、薏米、小米洗淨。
銀耳泡開、白果洗淨。
阿膠蜜棗洗淨。
紅棗片洗淨。
將紅豆、綠豆、粳米、江米、薏米、小米、阿膠蜜棗、紅棗片、枸杞、銀耳、白果放入鍋,加水煮爛即可。
注意事項
粥中可淋入適量蜂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