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面試說課初中地理《西雙版納》說課稿?

一、說教材

這篇說課稿是第七章《認識省內區域》的第二節。一節課的內容,要在40分鐘內完成,需要對教材加以整理、適當捨棄、昇華。這節課的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地理位置、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多樣性的文化民俗、支柱產業旅遊業。從教材來看,前四個屬自然和人文範圍,最後一個屬經濟地理範疇,但這五個方面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主要從自然、人文和經濟切入,昇華到人地關係。課本主要介紹本區域的支柱產業旅遊業,有優越的豐富的旅遊資源,有政府和黨的政策,有當地人民的奮鬥,開創了新局面,以及目前現狀和發展中的問題,辯證地說明了正確的人地觀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二、說思路和設計

先介紹西部開發的重點是旅遊,西雙版納是旅遊資源最為優越的地區之首,引入正題。進而通過風光影片引起學生興趣,然後讓學生在認真帶問題閱讀課文和地圖,掌握分析區域地理的步驟——即依次分析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植被等自然環境。

在學生閱讀中間,板畫雲南省地圖和西雙版納位置圖,一是使學生明確西雙版納是省內區域,而且標註主要相關地理事物,為以後講述氣候打下基礎。

接著按區域地理學習的規律,依次讀圖分析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植被,在此期間結合影片,加深學生的對位置和氣候的印象,瞭解熱帶雨林的迷人景觀和魅力。從而明白這些自然環境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作用形成獨特的熱帶雨林景觀。在分析中以圖為本,逐個講明特點,成因。

在講述民族風情時,穿插影片,並對風俗適當解說,主要開拓學生視野,瞭解當地風俗。並提問讓學生了解當地的特色風俗受自然環境影響和制約,又是人類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的結果。

將以上內容予以小結——優越的旅遊資源是優越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觀、和民俗風情。

播放遊客遊覽西雙版納,使學生對當地的旅遊有個概念,然後組織學生帶問題閱讀課本,在書本中尋找答案。

一問一答將問題一一解決,從而瞭解旅遊業是在政府和黨的關懷下結合當地旅遊資源開展起來的,稱為支柱產業,並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而且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