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定製該如何選擇軟體供應商??

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嘗試定製管理軟體,供應商選型工作該怎麼做?應持怎樣的策略?

現今許多企業並非首次選擇並實施管理軟體了,已經在用的系統存在許多無法解決的問題,才會考慮重新做一套全新的系統來代替現有系統。中小企業使用者在面對諸多軟體供應商時,缺乏專業甄別優劣的能力和經驗。我們建議可以在策略上做如下思考:

建議

很多企業在用的軟體系統是之前委託軟體公司或個人開發者採用傳統程式設計模式定製開發的,系統存在許多問題(如:應用功能不完整、模組間資料缺乏完善關聯關係、業務流程不通暢、操作介面體驗生澀不友好、系統執行速度慢、查詢統計報表功能簡陋、某些功能頁面出錯打不開、資料共享與許可權機制簡陋缺失、同時使用幾套系統互為孤島...)

長期無法得到解決——大家都容易想到的原因有三:

負責軟體定製的軟體公司或開發人員在外地,與使用者單位存在地理距離,致使雙方人員需求溝通不暢、無法隨時現場解決問題;

軟體系統本身的技術架構體系存在缺陷,無法通過後續程式設計開發模式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

一些問題即便通過後續程式設計開發可以得到解決,但在技術開發上需要投入過大的人力和時間成本,不符合軟體供應商的商業利益,故而久拖不決。

詳細分析

在傳統程式設計開發模式下,軟體公司專案人員是無法全天候駐客戶公司做開發的,因為開發軟體的軟硬體環境在軟體公司內部而非客戶公司處。軟體公司人員上門只能做需求溝通和後期實施培訓服務,真正的開發工作還是得在軟體公司自己的辦公室裡進行(那種用膝上型電腦做開發伺服器的單機個人私活開發模式不在這裡討論)。在現代通訊技術和交通條件下,軟體公司與客戶的地理距離並不是問題:只要雙方參與專案溝通的人的專業水平和責任心到位,通過網路文字聊天或書面檔案互動(文字講不清楚的內容可打電話補充溝通)是最有效的需求調研方法——文、圖、表能全面、準確、不失真地記錄和儲存資訊以方便查閱複核,而頻繁見面溝通或電話交談雖然方便但溝通內容隨意缺乏認真思考且留不下記錄,並不利於本該嚴謹的軟體需求調研工作。所以,軟體公司與客戶無論遠近,從事客戶業務流程調研與軟體需求分析工作,效果和通訊成本是一樣的。設想軟體公司也在使用者所在城市,一有問題專案人員就坐車往使用者單位跑,效率反而更低。況且,軟體存在的任何技術功能缺陷,都只能通過程式設計技術工作才能解決,而非雙方人員多見面溝通就行。所以,軟體公司與使用者的地理位置是否同城並不是在用軟體系統諸多問題無法得到解決的主要原因!

結論——應從軟體公司的技術實力與人才經驗等本質上甄選供應商,正確的軟體供應商才能做出滿足客戶需求的好軟體,無論天南地北都可以。

通過傳統程式設計開發模式定製交付的軟體系統不好用,存在各種不足又無法效率化、根本性地得到改進和解決,這種情況幾乎出現在所有的軟體定製專案中——據統計資料顯示:國內每年中小企業定製管理軟體的案例中失敗比例高達80%。真正的軟體工程專家都明白:任何不依託於成熟系統架構平臺、直接從零開始開發的企業級管理軟體系統,都需要五年以上的持續完善(迭代式重構以優化系統架構)階段,才能真正達到成熟的商用水準。所以,通過傳統程式設計模式用幾個月甚至一兩年時間定製開發出的管理軟體專案,交付客戶使用後必然存在底層系統架構方面的先天不足,繼而為後續的完善優化需求努力造成障礙。這個意義上講,許多企業目前在用的軟體系統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卻得不到解決,實屬正常。正確看待軟體工程的專業性,是使用者正確選型軟體供應商並做到專案成功的大前提。

結論——軟體開發專案所基於的技術平臺是否具備成熟的底層系統架構,才是軟體開發專案能否獲得成功的決定因素。選錯技術平臺,再優秀的專案經理、再頻繁認真的互動溝通,再大品牌的軟體公司,也做不出成功的軟體系統。

這是個受技術條件限制的商業問題:管理軟體開發專案所基於的技術平臺選錯了,一切就都錯了。要求軟體專案交付客戶後不需要改進就能完美無缺是違反自然規律的。但基於傳統程式設計模式開發軟體的改進工作代價過大,對軟體供應商而言沒有商業可操作性,問題就沒法解決,這和軟體供應商牌子響不響、是否離得近都沒有關係。

結論——軟體系統的系統架構先天不足,很多問題要麼無解,要麼解決起來非常費力費時,軟體公司要幫客戶解決這些問題,財務上他會虧損的。這還是技術能力問題,而非地理遠近或溝通程度的問題。

假設使用者之前委託軟體公司或個人以傳統程式設計模式開發了現在在用的軟體系統,存在一些問題無法解決,現在計劃重新做。怎麼做?委託一家本地的軟體公司、以相同的傳統程式設計模式再做一次?他們的區別僅僅是一家網路溝通和打電話多一些,一家可以上門多一些,但這種區別是解決不了核心技術難題的。

是否應該選擇一家在軟體開發模式上具有根本技術革新能力的新一代業務基礎平臺軟體供應商?自2000年以來,業務基礎平臺已經發展成為業界最先進的軟體生產工具,它從軟體工程的系統架構上為客戶專案提供了成熟的基礎保障,這種保障貫穿於從需求調研到系統設計到開發測試到執行維護到功能擴充套件的整個軟體生命週期內,不僅使得軟體公司的開發效率得以大幅提升、而且在軟體專案交付使用者使用後的長期執行維護階段,也使得軟體公司可以不再受技術經濟限制、相對快捷(低成本)地為使用者持續調整、完善和擴充套件軟體系統。若選擇智慧軟體平臺(零程式碼業務基礎平臺),使用者甚至可以自己從事這個階段的系統維護髮展工作。基於業務基礎平臺進行軟體開發,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高行得更快更遠。

使用者選擇軟體供應商時,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你們的軟體(平臺)到底能否實現我們需要的複雜多變的個性化功能?我們單位的需求是很特殊的”。

其實,都到了專案定製的份上,沒有哪家使用者的需求是不特殊的。觀辰智慧平臺本身已經進化到高度成熟的階段,做管理軟體專案定製早已可做到駕輕就熟的地步。如果遇到某些功能平臺暫未支援的,觀辰研發部門可快速為平臺開發新控制元件——再由專案經理基於經加強後的平臺配置實現客戶需求的功能。有觀辰強有力的研發團隊支援,客戶不必擔心平臺配置功能不夠的問題。事實上,觀辰軟體在業界素有“企業資訊化爛尾樓專案救贖者”、“個性化軟體定製疑難雜症專家”等名號。

軟體公司的專案經理即便天天坐在客戶公司裡寫程式碼,也不能保證使用者和軟體公司有效互動以最大程度保證軟體專案整體與細節功能符合要求。因為客戶看不懂編寫中的程式。而傳統程式設計開發模式下,開發環境與軟體執行環境分離,客戶並不能實時看到建設中的軟體介面效果,無法參與專案工作、及時發現問題並作出反饋。

目前大多數軟體開發公司都做不到真正的所見即所得,即在配置或編碼完成某個功能後,需要經歷一個釋出和編譯的過程才能看到實際的執行效果,設計與執行不同步,存在較長時間的延遲。在實際應用生產過程中,開發與釋出不同步會導致不能及早發現錯誤,並且頻繁發生的延遲也必然會大大影響軟體生產效率。觀辰智慧軟體平臺僅使用瀏覽器即可完成全部配置工作,無需額外學習、安裝和使用複雜的開發工具。

所見即所得的最大好處就是直觀,能夠讓使用者在思維與實際之間快速建立直接聯絡,提高工作效率。觀辰平臺做到了配置與實際執行的高度一致,儘量避免使用者因差異和延遲造成的精力分散,可以以更高效率地進行配置開發。

事實上,觀辰完成和在做的若干客戶專案是分佈在國內各地的,而觀辰的專案經理們,不論身在上海公司辦公室、或者出差在酒店裡、還是上門拜訪在客戶公司,甚至在網咖裡,都可以通過瀏覽器接入觀辰基於廣域網的外部開發伺服器、進入建設中的客戶軟體系統,從事所見即所得的開發配置工作。同理,客戶人員不論在家、在公司還是出差在外,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瀏覽器訪問建設中的自家軟體系統,實時觀摩建設程序、發現問題並反饋問題。“Development on Browser Anywhere and Anytime”的好處對雙方來說都是顯而易見的。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