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爭第一未必是好事?

我有一個朋友,每天陪著4歲的女兒去操場跑800米,她說一開始女兒跑不下來,800米停了7次才跑完,跑了3個月,直到最近才開始稍微好點了。我好奇的問,孩子怎麼會喜歡這麼枯燥的跑步呢?朋友略帶自豪的說,不是我逼她的哦,是她自己一次跑不過果果,所以才下決心跑步的。果果?比她大三歲的姐姐?怎麼可能跑得過,再練也不行啊!

但是我奇怪的是為什麼我的朋友不跟孩子說明實情,而讓孩子為了超過一個人而去練習甚至自己根本無法達成的目標,我在想,如果她練了很久再去和果果一爭高低還是相差很遠這可怎麼辦呢?這種爭第一的好勝心是值得讚許的嗎?

中國人都有“狀元”情結,每年高考中考結束後,各地區的高考狀元、中考狀元的成才路讓人應接不暇,行行出狀元的觀念更是將“爭第一”變成了一個普適的價值觀念,一旦狀元得中,就是光宗耀祖、不免“春風得意馬蹄疾”了,於是孩子在這樣的價值觀的導引下,爭第一被認為是上進心的表現而被加以強化而無限放大,致使孩子不顧自身實際情況評測自己,而盲目爭先,最後會迷失自己。

一次聽一位專家的講座,專家講了這樣一個例子,一位重點中學的優等生突然有一天跳樓自殺了,他的自殺令人匪夷所思,乃至引起了地區性的震盪,地區的教育局、婦聯等機構立即組織心理專家對他的同班同學乃至全校學生進行心理干預,因為孩子是班長,社會性好,學習成績總是第一名,家庭環境也很開放,他都自殺了,別人怎麼辦?事後人們在他的寫字檯上找到了他的臨終遺言:明天的化學考試我再也不想考了!一場小小的考試緣何成了壓垮這個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無外乎是他在對自我的檢測中發現自己無法保證能再次考得第一名,而不能獲得第一名是他在心理上無法承受的。

盲目爭第一摧殘了一個花季少年的生命,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醒,而孩子的“爭第一”思想的源頭都是來自於父母,是父母爭強好勝思想的體現和延續。

一次和一位媽媽聊天,她說很苦惱,因為她3歲的孩子總愛爭第一名,吃飯要第一個吃完,跑步要比別人跑得快,如果不能得逞,一直就會哇哇哭,而且那架勢不是簡單的三言兩語能勸住的,鑑於生活中總會有先有後,所以這樣的故事在她家裡經常上演,令她不勝其煩。

這位媽媽是很值得表揚的,她已經意識到上孩子總愛爭第一,總是將第一名作為自己成功的標杆其實並不可取。

我說是不是媽媽平時要求比較高啊?

她說不是啊。如她在幼兒園吃飯總是最後一個吃完,我讓他倒數第二就行了,也沒有讓他一定要第一啊。

是的,這個家長算好的,沒有不切實際的提出要孩子爭第一的目標,但是細細分析,倒數第二的目標還是將眼光盯住了別人,而不是在提高自己的吃飯速度上,還是將別人吃飯的速度看成是自己前進的目標,一旦成功,孩子會發現還有人比他快,一直處在這樣不安全的發展狀態中,這樣孩子的發展靠的是一種外在動機,這會直接導致孩子的嫉妒(他比我快!)、受挫能力差(為什麼他比我快?)、虛榮(我超過他了)等不良心理。

有很多家長其實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典範,《愛的誤區》作者胡萍在書中描述了一個自己孩子的事件。孩子總愛考100分,一次沒有考到,在家裡鬱鬱寡歡,悶悶不樂,胡老師怎麼做的呢?直接跑到學校去跟老師說,以後不要給孩子100分了,哪怕他全對,也要找藉口扣掉幾分。因為胡老師意識到100分,爭第一的觀念已經成了孩子的唯一追求了,甚至造成孩子的心理問題了,分數本來就是檢測自己學習成果的一種手段,如果偏移了這個目標,100分其實就沒有意義了。

無獨有偶,已故著名數學家陳省身給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學生題詞——“不要考100分”。中國科技大學前任校長,現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說:“為了多考一二十分,孩子們要多做練習,要多學幾個星期。等他們長大以後,多得的這一二十分沒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起了壞的作用……讓他們淪為考試的機器。”

當代著名哲學家周國平【在大學裡流傳著一句話,男生必看王小波,女生必看周國平,我有點孤陋寡聞,大學期間並未涉獵,但在育兒中偶然看見了他的《寶貝,寶貝》從此成了他的粉絲,他的部落格也是每篇必讀】最近寫了一篇博文“優秀第一,成功第二”。在他看來,優秀是一個人天賦的各種能力的最大發展,而成功是需要外在條件的,優秀不一定會帶來成功,但是不優秀的成功是無意義的,因為不優秀的成功必定是靠溜鬚拍馬才能獲得,而且也不能長久。所以追求優秀實際上就是發展自己的能力,至於成功,則是優秀的副產品。

由此對於孩子來說,每個人的天賦能力是不同的,不能總是拿第一來要求孩子,讓孩子很好的發展自己的天賦能力,並且學會欣賞別人的成功,這才是現代人的必備素養。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