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什麼型別的車,其轉向、加速和制動等駕駛動作都要通過輪胎來執行。而每條輪胎與路面的接觸面積卻只有巴掌大小,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輪胎的工作環境卻是十分惡劣的,不但要承受高達輪胎自重50倍的車身重量、加速和制動時的額外應力,還肩負一部分緩解路面衝擊力的重任。
作為汽車行駛的四隻腳,汽車輪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輪胎保養得好,車才會好!那麼輪胎保養要從哪些方面做起呢?
方法/步驟
避免摩擦輪胎側面 。
子午線輪胎最脆弱的位置就是胎側,而我們在停車的時候,特別是停在路邊的時候如果掌握不好很容易將輪胎側面與路沿碰撞。
因此日常停車要謹慎一些。以較低的速度慢慢停車並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如果胎壁與路沿發生衝撞或反覆碾壓,就很容易造成輪胎簾布層的損傷。對於低扁平比的輪胎而言,承受這種衝擊和碾壓的次數儘量不要高於兩次。因為根據胎壁與路沿的接觸位置,不僅外側胎壁會出現鼓包,內側胎壁的損傷是經常被人們忽視的。還要明確一點,輪胎出現鼓包就是爆裂的前奏,繼續使用非常危險。
準確檢測重視輪胎氣壓。
輪胎氣壓過高會使車身重量集中在胎面中心上,導致胎面中心快速磨耗。而輪胎氣壓過低容易使輪胎接地面積不均勻,磨損加大、增加滾動阻力、加大油耗。
每個輪胎氣壓都有特別的規定,車主必須嚴格遵循標示,千萬不可超出最高值。輪胎的氣壓過低或者過高都會影響輪胎本身的壽命以及油耗。檢測輪胎氣壓,採用目測或腳踢的方式來確定胎壓是不正確的做法,應該使用輪胎氣壓表進行檢測。發現輪胎氣壓不足時要及時充氣。
儘可能選擇路段行車。
行車路面的狀況對輪胎的影響重大,因此要儘可能選擇路段行車。
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行車,要儘量選擇平坦路面,減輕輪胎與路面的撞擊,避免機件及輪胎的損壞。車輛下坡,應根據坡度的大小、長度及路面情況,控制適當的車速,這樣可以避免或少用緊急制動,減少輪胎磨損。在公路施工地段行車時,應用低速緩行選擇路面的辦法通過,避免輪胎受到過度碰擊,甚至被刺傷或劃傷。停放車輛要選擇平整、乾淨、無油汙的地面停放,避免石頭頂著輪胎或輪胎接觸油汙。
正確補胎和合理使用備胎。
爆胎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太容易發生,但是輪胎被異物扎破卻是經常會遇到的情況。車輛出現爆胎或被扎破胎等情況需使用備胎時,應及時將損壞輪胎修補好,不宜長時間使用備胎。除此之外,備胎超過4年未使用,易發生爆胎等情況,千萬不要繼續使用。
從未更換過輪胎或對補胎方法不熟悉的車主也應提前掌握一下換胎流程和補胎方法。補胎時應儘量選擇對輪胎傷害最小的方法。不少車主都有過輪胎被扎破的經歷,有些情況可以補補再用,有些就必須更換新輪胎了。如果洞眼直徑小於6毫米,例如釘子造成的貫穿傷,一般來說是可以修補的。風勁霸的第五輪補胎組也是補胎液加打氣泵的組合形式,打氣泵可以單獨使用,可以充氣、測壓、照明燈,和補胎液組合在一起使用五分鐘即可修補好輪胎漏洞,不傷輪胎,讓你安心繼續前行。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補胎還是更換新輪胎後,都要重新為車輪做動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