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說:“如果人體沒有痛覺就好了。”其實,“存在即合理”。人的每一個感覺都是身體在給自己反饋訊號。下面,讓我們看看常見的健康訊號是如何發出的。而且在人體發出這些健康訊號的同時,我們該怎麼辦。
一、疼
疼,外面是一個病字旁,裡邊是一個冬字。冬,一定和冬天、寒冷有關,而病字旁,代表過寒。《黃帝內經》是這麼解釋的:“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就是寒超過了熱,而導致了骨頭疼、肉緊枯。這種感覺可以用“寒風刺骨”這個成語來形容。因此,可以理解為,由過寒引起的身體不適之感覺。通常,引起疼的病症,主要是外傷、凍傷、風寒感冒等,大都與寒冷有關。
二、痛
痛,是病字旁,裡邊是一個甬字,甬,路也。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痛這個字,它是由於路被堵住了引起的。那這個路是什麼呢?我們可以理解為經絡,以及一切與之相關的血管、淋巴等各種管道。像很多女孩子都有痛經的問題,大都是由於受寒涼,導致經絡堵住,經血下行不暢引起的。那解決的方法,就是要把通路打通。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就是這個道理。
三、癢
在古字中“羊”和“陽”是相通的。在中醫裡,陽與人的生命關係密切。得陽者生,失陽者亡。那陽在病字旁裡,說明什麼呢?陽氣病了,受阻了。因此,癢,實際上是“痛和健康”的一種臨界狀態。
什麼情況下人體會癢呢?長傷口時,人會癢,說明氣血在通達到傷口時,受到一定的阻礙,不順。人體從一股暖流,變成無數條暖流時,就會感覺癢。還有人的後背也經常會癢,也就有人發明了癢癢撓這種工具。那這種癢,又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是人體的陽氣在往外頂體內的溼。在頂的過程中,由於人體的經絡不是很暢通,因此,會遇到一定的阻力,所以會癢。
四、酸
酸字的左邊是一個“酉”,右側是“夋”。酉,在天干地支中,對應的是17~19時,剛好是腎經當值。而“夋”字, 意為:“行走遲緩的樣子”。所以,在人體上,基本可以理解為腎虛了。
我們身體最容易酸的地方是腰。在中醫裡,腰為腎之府。所以,腰痠,大體上可以找到的原因就是腎虛了,我們身體代謝緩慢了。還有一種狀況,就是我們爬山之後,腿很容易酸,其實,這也是身體血液中乳酸堆積不易代謝的結果。而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造血,所以,還是和腎虛有關。
五、脹
脹是肉月旁加一個長字。如何理解呢?主要是指肌肉組織不正常的擴大。它和腫基本上是同義。
腫,主要是表現在外觀;而脹,經常會是外觀看不到的情況。造成脹的原因很多,外在的,可能是外傷引起的發炎,或者捆綁造成氣血不暢。其實大都也是由於管道受阻,造成身體的代謝出了問題所致。要做的工作,也是疏通經絡,解決淤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