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南方取暖全靠抖,更有人親切的給長沙取了一個外國名字,叫做“伊芙·佈德幹”;湖南冬季溼冷,真正冷起來空調都沒什麼效果,更別想衣服幹了,有錢的都自掏腰包給家裡打起了裝暖氣的主意,那麼家用暖氣哪種好?
工具/原料
家用暖氣系統
家用暖氣系統
南方沒集中供暖,但是有幾種常用的家庭供暖:全屋暖氣片、全屋地暖、混合型供暖(局部裝暖氣片、局部裝地暖),這三種系統都是天然氣水採暖,舒適度極高。
完美型的供暖系統:局部地暖+局部暖氣片
A. 舒適:常用的(或高層高)房間採用地暖,腳部感覺舒適;
B. 節能:不常用的房間暖氣片可以關閉節能;
C. 穩定:沒有鋪設地暖的房間沒有儲熱層,可以緩衝地暖由於氣溫變化的不穩定特性;
D. 設備造價:比地暖高20%-30%,比暖氣片系統高5%-10%,需要回填費用。
暖氣片供暖:最方便、節能的供暖系統
速度:開啟升溫快,只需10-30分鐘
能耗:在氣溫變化較大的地區(如湖南)能耗低
恆定:溫度受氣溫影響波動小
地面:安裝在牆面,地面可以用任何材質
造價:系統造價比地暖高,但是沒有回填,整體造價低
層高:合適平層的房間,用於空間較高的房屋比地暖耗能
舒適:腳部的舒適度比地暖低
全屋地暖:適合挑高或大空間的供暖系統
速度:開啟升溫慢,至少要5-6小時
能耗:在氣溫變化較大的地區(如湖南)能耗較高
恆定:溫度受氣溫影響波動大
地面:木地板嚴重影響散熱,適合瓷磚、石材地面
造價:整體造價(系統+回填找平)高
層高:用於空間較高的房間,比暖氣片節能
舒適:腳部舒適
南方不適合全屋地暖
地暖具有熱惰性:
A. 熱惰性的原因:
a) 同等條件下,地暖水容量是暖氣片的幾倍(目前無確切數據,估計在2-3倍以上)。
b) 地暖需要先加熱蓄熱層(混凝土、地板),再由蓄熱層加熱空氣。
B. 地暖熱惰性,造成升溫、降溫有嚴重滯後,需要5-6小時,特別是採用木地板,導熱性差,更慢(地面、牆體完全冷卻的情況下升溫至20℃左右需要十幾個小時)。
a) 所謂超薄地暖並沒有減薄混凝土蓄熱層的厚度,無法改變地暖具有熱惰性的本質。
b) 幹鋪地暖去掉混凝土,但是地面必須採用木地板,相當於蓄熱層,升溫依然慢,用時比瓷磚多十幾個小時;而且地板今後一定會沉降。
地暖熱惰性影響使用:
A. 耗能:
地暖一般情況下只能調節溫度不能關掉,即使白天出門,臥室房間也最好保持低溫運行(溫度維持在15℃左右最佳);而採用暖氣片的房間在氣溫10~15℃以上是可以完全關閉的(低於10℃建議不關,可以加個佩耐德恆溫包保持低溫運行),所以地暖能耗會比暖氣片高很多。
B. 使用不方便:
不經常用的房間(書房、客房、娛樂室、會客廳、茶室),平時沒人,開著浪費;如果不開,到需要用的時候,臨時打開又要等幾個小時才熱,極不方便。
C. 出太陽或者在氣溫變化大時,地暖房間波動很大:
a) 上午太陽出來或者氣溫升高的時候,地暖房間溫度急劇上升,即使溫控已經使系統關閉,供暖主機已經停止工作,加熱的混凝土層仍在散熱,使房間遠遠高於設定溫度,熱得需要脫衣服開窗散熱,浪費錢還不舒服。
在湖南,一面窗戶朝陽的房間高於通常設定溫度3~5℃,兩面窗戶朝陽的房間高於通常設定溫度5~10℃以上。
b) 當傍晚太陽落山氣溫降低時,混凝土層也散熱冷卻,室溫會急劇下降,人體感覺很冷;即使溫控已經自動開啟系統,供暖主機滿功率工作,房間不會升溫反而繼續下降,窗戶大的房間更加明顯;直到2-3個小時以後,混凝土層被加熱以後,才會使房間溫度慢慢恢復到設定舒適溫度。
c) 在冬季氣溫變化較大的長江流域地區,採用全屋地暖的房子,一天內的室內溫差達到5~10℃,是非常不舒適的。
d) 如果只是客餐廳鋪地暖,房間用暖氣片,室內溫差變化會緩解很多:上午散熱的混凝土層面積大大減小,而且多餘的熱量可以分散到臥室房間;到了傍晚,室溫下降,供暖系統啟動只需要加熱客餐廳混凝土地板,速度要快很多。
D. 所以,地暖的熱惰性造成地暖耗能,而且溫度極不恆定。
科學選擇供暖系統
A. 選擇地暖+暖氣片供暖:
a) 家裡有老人、孩子常在家
b) 客餐廳有挑高空間
c) 客餐廳裝修風格不適合安裝暖氣片
d) 客廳空間跨度非常大,暖氣片熱量不夠
B. 選擇暖氣片:
a) 已經裝修完的房子
b) 朝九晚五上班族,白天一般不在家
c) 不經常居住,或者經常出遠門
C. 選擇全屋地暖:
a) 層高很高,選擇地暖比較節能舒適
b) 空間跨度很大,中間沒有足夠地方安裝暖氣片,選擇地暖可以保證熱量
注意事項
我們在做採暖的時候不能盲目跟風,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供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