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道的時候,一般是到Merewether的Student Information Office報道和選課(現在有沒有改不清楚,但會有足夠的指引的),然後去Fisher Library 第二層的Card Center照相和拿學生證。
一開始,你就只能選那幾門課:ACCT5001, FINC5001, ECON5003 or ECON5001+5002, ECMT5001,INFS5001之類的課。如果你想改課程或者改上課的時間,要在開學一個星期之內或之前,去Merewether裡面Lecture Theatre 2對住的地方改(很多人排隊的地方即是)。當然,也可以上網登陸學校網站,進入
My Uni裡面的My Admin,點Timetable進去修改,但是通常改得不稱心,也不能隨便選擇時間,所以大多數人都是直接去Merewether改。超過一個星期,就不要指望能改了。一般來說,學生會在開學第一星期,去聽很多老師的課,挑選哪個老師合適自己,然後再調課。不管怎麼調都要,要記住,學習的主動性在於自己本身。老師只是指導作用,學得好不好,還是靠自己。
選幾個有意思的課程說說:
×××××acct6003××××××
最近老是有人問我這門課的事情,原因是坊間流傳fail率極高,老師好變態等等。還是那句,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要太受別人的消極評論影響。我覺得這門課對於本地學生不會是很恐怖,但對於中國學生就會有點難度。但其實不是難,只是大部分中國學生太依賴在課本找答案。恰恰這門課開卷,答案几乎不在課本、lecture notes上。也就是說,你要有自己的觀點,思維夠活潑,論述要簡練到位。
我們那一年是平時小組作業4個cases(還是5個?不記得了),寫四份專業報告。我覺得這個很有意思比以往的作業有意思多了,因為比較貼近現實。因為本人有過股票投資經驗,所以這個小組作業很順手,加上組員都是職業人士,最後作業差一分滿分。
雖然作業拿高分難,但一般人都可以在作業拿一半分。最難的恐怕是考試吧。但其實大多數題目都是課後題,很籠統的那種,更加沒有答案,所以就索性放在考試裡。建議大家可以提前準備一下那些題目,寫出自己的想法。我記得那時候考試前自己寫了一遍,然後參考各種資料不斷去完善自己的points,最後考試差不多滿分。我沒有買課本,依靠的就是自己的歸納和歸納過程中的思考。
有學妹學弟說自己寫了很多東西。我問,是不是一句廢話都沒有。他們說,很多廢話湊觀點和字數。我只能說,沒有用的,即使你寫一萬字,你也是拿不到同情分的。澳洲的教育是講求你有沒有points,有沒有自己的思想,論述有沒有邏輯,而不是你寫了多少字,也不管你考不過有多麼可憐。(雅思寫作也同理)
法學院
附一篇總結USYD13門課的攻略
1月9號,考完最後一門稅法,從USYD的標誌性主樓走出的那一剎那,我恨不得高喊一聲:“終於畢業了!”回想起在USYD求學的日子,有苦有甜。現在是時候盤點一下在USYD上的13門課了。
第一學期:
IBUS60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
我所在的stream的lecturer是個50歲左右的瘦高女人,同時也是這門課的coordinator。一口慢條斯理,標準的英音。她的課絕對有催眠的效果,基本是照本宣科,沒有任何的新意。這門課是後面IB課程的基礎,以後分析問題經常用到的一些理論與模型都在這門課裡有涉及。這門課的教材我覺得非常之好,大概是因為作者是個華人吧。我覺得內容很系統很有邏輯,適合東方人閱讀,有一定的儲存價值。這門課我的TUTOR是個印度女人,有著另人無法忍受的印度口音,我幾乎聽不懂她在說什麼。她大概也知道自己口音重,於是 Am I Clear?成了她的口頭禪。說實話,真的是一點都不Clear.她的英語和6004的Alex比真是天上地下。同樣是印度人,差距雜就這麼大呢?
IBUS6002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Lecturer 是個美國人,30多歲,夏威夷大學的PHD,人挺帥,也很NICE。有種冷幽默的氣質。經常是講了一句話,大家鬨笑,他還跟沒事兒似的。所有一起上課的同學對他反映都很好。只是我因為不太習慣美音,對於他的課聽的不是很明白。這門課的任務不重,只有一個大作業,然後就是期末考試了。為了做這個作業,我還專門去參加了幾個沙特哥們的pray,著實體驗了一把Cross-Cultural的感覺。 )
IBUS60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lliances
Lecturer叫Alex,是個印度人。他的英語說的超正,完全沒有一丁點兒的另人深惡痛絕的印度口音。畢業於以商科聞名於世的荷蘭Tilburg大學。人長的也沒挑,尤其一雙深邃的眼睛很是為他贏得了一些
FANS。他曾在上課時說“幾年前USYD剛籌建IB系的時候,急需一些年輕,有學問,人又長的帥的人才,於是乎就把他從荷蘭挖過來了。”這門課有兩個小組作業,不過都不算大。4個人在一起做有點浪費,於是我們組就把作業分了,兩個人負責一個,另一個完全不用管,最後交的時候署名就行了。事後覺得這辦法還挺好的,於是乎這學期我向我所有學這門課的朋友都推薦了這個方法,大家也紛紛效仿。
CLAW 5001 Legal Environment of Business
商法的的基礎課,我的STREAM的Lecturer是個30左右歲的印度女人。課講的就那麼回事,NOTES給的亂七八糟,沒什麼條理,感覺腦子有點亂。而且上課接女兒的電話,全班都知道她下班要給女兒買麥當勞。不過相比別的Lecturer,她的作業分給她算高的。對於這門課最深的記憶來源於中秋節那天,和ASHLEY在圖書館泡了整整一天查資料做作業。
第二學期:
IBUS 6003 Managing International Risk
這門課有3個Lecturer,每人負責講幾個TOPIC。其中一個是政治經濟系的副教授,講金融風險規避,學問很好,講的也清楚,只是怎麼看都像從非洲難民營裡跑出來的。這門課一共兩個作業,給分充分體現了這門課裡最頻繁出現的一個單詞:unpredictable.真是完全不可預知。老師打分根本就沒什麼邏輯,1份20分的作業,最高打到19,低的只給8分,而且在我看來那兩份作業根本就不差什麼。太奇怪了。不過在這門課我獲得了在USYD的作業最高分,20得18。
GOVT6116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s
13周的課換了11個老師,一人一個TOPIC。這樣也挺好,起碼每週都有所期待。修這門課的主要是國際關係專業的學生,都是老外,東亞面孔不超過5個。選這門課的時候以為會很簡單,上了後才大呼上當閱讀材料晦澀難懂,居然是從人性的角度探討國際組織為什麼會出現,頗有哲學色彩。作業又多,3個INDIVIDUAL的作業,那個學期幾乎每個星期都在為這門課忙碌。對自己閱讀寫作水平沒有自信的同學千萬別選這課,我是有教訓的。期末考試4道簡答,每道最少500字,一共不少於2500,兩個小時。我頭都沒擡的寫了倆小時,估計寫了不到2000。現在讓我2小時中文作文2500也不是容易的事啊。對於這門課最深的記憶來源於有次提到聯合國維和部隊的作用,老師正在大講特講朝鮮軍隊侵入韓國,聯合國組成維和部隊,云云。一女生站起來發問:“中國的歷史書裡講的是韓國侵略朝鮮。。。。。。”並不依不饒的要求老師給個解釋。當時的場面十分有趣。
CLAW 6002 Corporations Law
一開始的Lecturer是個40歲左右的中年男人,從口音判斷應該是澳洲本地人。高個兒,帶著一副金絲眼睛,一看就是有風度有品味的成功男士的典範。課也講的極清楚。只是每次上課開始的頭半個小時會提問,抓到誰是誰,搞的滿緊張的。後來大家摸準了他的規律,乾脆每次晚到半小時。呵呵,他也沒脾氣。後來期中考試之後不知道什麼原因他不教了。Coordinator不知從哪個律師行抓了一個帶課,效果可想而知。公司法的內容龐雜瑣碎,不太容易。作業的難度也不小,需要考慮的問題太多,一點考慮不到也不成。不過學完後的確有助培養全面的邏輯思維能力。商法的課基本都不會掛,不過高分也很難。我5門課基本都在70左右。剛考完的稅法可能會高點吧。
Issues in Law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1
其實就是國際貿易實務,老本行,學起來駕輕就熟。是一個美國人在教,長的有點像齊丹。挺邋遢的基本不修邊幅,衣服經常是裡進外出。印象裡大概只有一次上課穿的正裝,全班驚豔。我已經像3個同學推薦了這門課作為IB的選修。理由如下:作業任務不重,只有一次作業,一個期中而已;內容比較簡單,讀起來不困難,相對於別的商法課程;給分比較高,運氣好的好得到75以上很有希望;還是能學到點東西的。
Winter school
TPTM6440 International Freight Transportation
為了趕這學期畢業,寒假的時候修了一門課。現在悔的腸子都青了。理由如下:使自己的課程壓縮在了三個學期完成,失去了可能有的申請18個月工作簽證的機會;失去了和三位MM結伴去紐西蘭旅遊的機會這門課得了在USYD的最低分,52。把平均分拉低了2分多,本來是有希望申請到HONOUR的。這門課是在學校的物流校區上的。說是校區,其實就只是一懂樓而已,只是不在主校區內。老師是個比利時人,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和USYD拿的學位。他做的是兼職,平常在一家大公司裡做物流企化。對於這門課我是極力的不推薦,學不到什麼不說,而且作業太重。一個INDIVIDUAL作業4000字,一個GROUP的作業8000字。那份小組作業做到最後完全是在湊字數了。寫完之後我就徹底明白了,如何用一句極羅嗦的話說一個極簡單的道理。這老師心黑手狠,INDIVIDUAL的作業居然打出了8, 9 個零分來。40分的作業居然給人0分,簡直沒人性。上完後才聽說他好像對中國學生有偏見,得0分的據說都是中國學生。
第三學期
CLAW6006 Insolvency Law
一共只有9個人選,也難怪,是挺偏的。大家上課就坐在一排,老師對著我們的臉講,頗有請了家教的感覺。Lecturer是上學期Corporations Law的coordinator,叫Mary,40左右,是商法系的高階講師。長的真爺們兒,身材魁梧。永遠的短袖襯衫+長褲,貌似一學期沒換過衣服,好像同一系列的襯衣有很多件,很像是那個品牌的廣告代言。挺狂的,上課第一句話就是“你們可以不認識別人,但不能不認識我。”上課就是拿著厚厚的一沓法條照讀,而且永遠是一個聲音,一個語調。本來就無聊的內容經她一宣講好像催眠曲。我和另一箇中國女生都管她叫Mary,唐。一直想問她是不是羅家音的表妹。
CLAW6026 Concepts of Australian Taxation
一共5個講師。我們那個STREAM的是和新加坡人,小個子,文質彬彬的。講的一般,不過脾氣很好,分給的也滿高。眼看著上課的人從第一次課的50多個銳減到10幾個,他好像也沒什麼反應,照樣是笑眯眯的上課。另一個講師,Peter,香港人,被之前的學生吹的神乎其神,聽了他的幾次課,感覺也一般,只是他的口音是中國學生最熟悉的,加上聲音又大,所以每句話都能聽明白。聽他的課會使你對自己的英語水平產生不切實際的高估。不過Peter的NOTES確實不錯,不愧號稱“及格必備”,條理清楚,案例豐富,把他的NOTES弄明白基本不用看書了。Coordinator叫Geoffery,學期開始前出車禍手骨折了,一直都到最後三週才開始上課。60多歲的老頭,特COOL。知識確實淵博,就是太嚴格,有點不盡人情。最後一次課做PRESENTATION的時候,他生生的把一個組從講臺趕了下來,太不給人面子了。
OIBUS6006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IB的系主任上的,教授,Stanford的PHD,確實挺有範兒的。不知道為什麼腿有些不太好,整天拄著跟柺棍。和我一組做作業的有個法國的JJ,是從里昂某大學以交換生的形式過來的,所以學費全免,太爽了。
ECON6008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和金融沒多大關係,基本討論都是些巨集觀經濟方面的話題,正好對我的路。比如arbitrage; covered and uncovered interest parity;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等等。學起來也不算難,學完後收穫不小。只是中間有幾節課講金融資產估價沒太整明白,用到好多數學知識,有點淡忘了。最後兩節課在探討目前世界的巨集觀經濟格局,比如“中國壓低匯率,造成國內通貨膨脹為代價而換取10%的經濟增長的模式是否可取,是否可以持續”等等。學起來滿有興趣的。老師是芝加哥大學的PHD,聽說師從某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真是師出名門啊。他把對每個人的作業評語做成了一個音訊檔案發給我們,是我在學校第一次碰到。呵呵。
學院街 (共55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