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中國現代指掌畫?

指墨藝術源遠流長,據記載始於唐代“張璪手摸絹素”之說。其實在遠古的母系時代有崖畫出現的時間就應該是手指畫的形成年代,當時先民們用動物血和赤鐵礦粉在崖壁上作畫時,就應該是用手指、羽毛、樹枝,只是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工具替代了手指。

手指畫發展成熟於清代的高其佩,近代則為虞一風、潘天壽、錢鬆喦、肖增烈諸家,1983年5月中國手指畫研究會便為虞一風、肖增烈等在九江發起創立並延續至今。

方法/步驟

指墨藝術發展至今,已經活躍於大江南北,技法各異,目前,各種不同藝術主張的流派正在漸漸形成。

從材料與表現形式上大體可以分成兩類風格:一類是傳統的繼承,以指代筆,以宣紙、墨汁為載體,在理論上與傳統中國毛筆畫相同,追求古拙、金石韻味,以虞一風為代表。

另一類是現代創新與傳統的溶和,結合現代材料的多元化,利用指掌的特殊肌理和不同屬性的材料所產生的紋理效果,追求中國畫的意境,以肖增烈為代表。

傳統手指畫是我國傳統的獨特畫種之一,但是歷來大多為文人遊戲之作,也未受到歷代文人和專業畫家應有的重視,偶爾為之,對其稱謂不一,指畫、指頭畫、爪痕、指墨或是指趣,主要表現形式與傳統中國畫一致,載體仍然是傳統的宣紙與墨汁,只是以指代筆,追求其筆外意趣,理論相同,其作者非有深厚的筆墨功底不能為之,因手指蓄墨有限,宣紙優異的滲透性及其敏感,稍有滯留,便滲化凝滯,善指畫者除須有長期的筆墨(白描和寫意)功力外,對指墨理論及其技巧也應有一個長期的領會和實踐過程,方能意在筆先,應物象形,氣韻躍然紙上。真正大成於清代高其佩,當時他長期以筆墨作畫,雖然面壁十年,“奈得於心,而不能應之於手,輒復悶悶,偶憶土室中用水之法,因以指蘸墨仿其大略,盡得其神”②。終於,“畫從夢授,夢自心成”,在畫壇上開創指畫學派,發揚光大於近代,這一流派以虞一風為代表。

現代指掌畫是近代以各種現代材料為載體,如玻璃、銅板紙、陶瓷、有機材料等等,以掌指為主,作畫不再僅僅侷限於墨汁,還可以用油畫顏料、陶瓷釉色、水彩等多種現代材料,主張博取眾長,從中國畫、西畫及傳統手指畫的有機結合上求發展,在各種材料上表現出傳統水墨畫的神韻,以掌為主,推掌作畫,依靠手的各個部位的協調運用,運水用墨,甚至巧妙運用各種顏料在各種現代材料上,表現出水墨的暈化效果,在意趣和表現形式上與傳統的畫法媲美,以塊面表現出傳統水墨的質感,氣意扎溶而遇想奇妙,使指墨傳神,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原來的秀美增添了陽剛之氣,這種創新的流派以肖增烈為代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