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人類歷史,王者以借取天下,智者以借謀高官,商人以借賺大錢,不善於藉助外力的人,一定是些平庸一生的人。善於“借”的人,借他人之花獻自身之佛,借親朋好友之助登上事業之巔,借天時地利人和圓成功之夢。借力是生存競爭第一法則——荀子說:“藉助於車馬的人,並非有利於雙腳,但是可以到達千里之外;藉助於舟楫的人,並非不善於游泳,但是可以渡過長江大河;有才能的人,並非生來與常人有什麼不同,只不過善於藉助外物罷了!”
工具/原料
“狐假虎威”在中國古代智謀中,原指狐狸仗著老虎的威風嚇唬別的野獸。一般指仗著別人的威力欺壓人。從謀略學的角度看,指陰謀家藉助外力增長自己的勢力威風,達到欺壓戰勝對手的目的。狐假虎威之謀,不算奸詐,主要有狡猾之感,其實狐狸的做法,就是借力。這種詭計與常說的“狗仗人勢”、“拉大旗作虎皮”、“扶天子以令諸侯”、“借刀殺人”很接近。借勢營銷的方法來說,譚老師總結了以下幾點:
步驟/方法
(一)價格借勢。
如果自己的產品和競爭者是同類產品,並且包裝、質能、款式、品牌力都和競爭品牌在伯仲之間,但是價格比競爭品牌低,那麼,緊貼著競爭品牌,能最直接突出價格優勢。不要小看那張小小的價格標籤,這往往是把消費者拉到自己旗下的最後機會。
(二)特色借勢。
有一種可樂,它的主要競爭對手自然不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這樣的巨人,企業很明顯地將競爭對手定位於二級可樂品牌。但是該產品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可樂裡含有豐富的維生紊。於是企業在賣場的陳列策略是:遠離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緊貼著其他可樂。並給出醒目的POP廣告:A可樂,年輕健康的汽水!很顯然,緊貼競爭品牌。並努力突出產品品質的個性特色和優勢,以達到產品更明顯的區分。當消費者經過這些可樂時,看見其醒目的POP廣告,對比優勢自然就強烈異常。
(三)自家產品借勢。
在同類產品裡,如果自己的產品線更長。同樣可以用緊貼陳列的策略來突出品牌優勢。當產品優勢明顯的時候,陳列應當用緊跟策略。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緊跟,起到的作用就是讓消費者進行比較,充分借競爭品牌的相對弱勢,來提升自己的優勢,一邊打壓,一邊提升,效果不言而喻,這是陳列中的關鍵。
注意事項
總之,企業要做好借勢營銷,就不能做“一錘子買賣”,要有戰略眼光。譚老師建議諸多實力不強的中小企業,建議採用“借”字,借名、借市、借力、借渠道、借勢、借殼等等,五花八門。在企業營銷與策劃的“借”字訣上,運用的一個關鍵就是要懂得舍,不懂舍的“借”就是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