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殼黃——老上海本幫點心?

蟹殼黃是上海地道的點心,因其形圓色黃似蟹殼而得名。蟹殼黃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製成扁圓形小餅,外沾一層芝麻,貼在烘爐壁上烘烤而成。此餅味美鹹甜適口,皮酥香脆。有人寫詩讚它“未見餅家先聞香,入口酥皮紛紛下”。蟹殼黃的餡心有鹹、甜兩種。鹹味的有蔥油、鮮肉、蟹粉、蝦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棗泥等品種。(以上資料來自網際網路)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高雅是半個上海人呢,而且還是在上海出生滴。呵呵,話說雅爸在上海讀大學的時候認識了出生在上海的雅媽,於是就千裡姻緣一線牽,結婚生子啦。後來雅媽就嫁夫隨夫跟著雅爸到廣州生活了,一住就是幾十年。高雅自從6歲到廣州後,一口流利的上海話居然忘記得乾乾淨淨,童年僅存的回憶除了漂亮的外婆以外,還有就是隱隱約約記得有一種外脆裡酥的點心,是我兒時最喜歡吃的,後來問媽媽才知道,原來就是蟹殼黃。

蟹殼黃——老上海本幫點心

蟹殼黃——老上海本幫點心

食材

a.油皮(20克/個)

材料:
中筋 麵粉 125克
細砂糖 15克
豬油 45克
酵母粉 1/4茶匙
清水 55克

​b.油酥(15克/個)

材料:
低筋 麵粉 120克
豬油 60克

油皮面團的做法

所有材料放入容器中,用筷子攪勻;(圖1.圖2.)

蟹殼黃——老上海本幫點心

加入清水,用筷子攪至材料與水混合;(圖3.圖4.)

蟹殼黃——老上海本幫點心

用手搓揉攪拌5-6分鐘至光滑麵糰,蓋上保鮮膜,靜置鬆弛30分鐘。(圖5.圖6.)

蟹殼黃——老上海本幫點心

油酥麵糰的做法

低粉加豬油混合,用筷子攪勻至粉和油混合;( 圖1.圖2.圖3.)

然後用手將做法1.搓揉至一個均勻的麵糰;( 圖4.圖5.)

蓋上保鮮膜,備用。

蟹殼黃——老上海本幫點心

組合

將發酵好的油皮面皮和油酥平均分割成12等份;油皮擀成圓皮,中間放上油酥包起;(圖1.圖2.)

收口捏緊成圓形,表面蓋上保鮮膜;(圖3.)

把包起的油酥介面向上放置,用擀麵杖稍微壓平擀成橢圓形麵皮;(圖4.)

由上向下輕輕捲起麵皮,收口朝下;(圖5.)

將油酥皮轉90度後,再一次擀長麵皮約兩圈半;(圖6.圖7.)

收口朝下,擀卷二次,靜置鬆弛20分鐘;(圖8.圖9.)

蟹殼黃——老上海本幫點心

成形與烤制

餡料:
蔥 120克
豬油 25克
鹽 1/2 茶匙
白胡椒粉1/4茶匙

蛋黃液 少許
白芝麻 適量

蔥切小粒,加入鹽、胡椒粉和豬油中,混合拌勻;

鬆弛好的麵皮用擀麵杖輕輕壓平,擀成圓形,將蔥餡放在麵皮中間,用手指將麵皮捏緊;

收口朝下,用擀麵杖輕壓成扁圓形;

在圓餅表面刷上蛋黃液;

然後將沾有蛋黃液的圓餅放在撒上大量芝麻的工作臺上滾動,使圓餅儘量可以沾上芝麻;

放入已經預熱至190度的烤箱中,烘烤25分鐘即可。

蟹殼黃——老上海本幫點心

蟹殼黃——老上海本幫點心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