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步驟教你泡出原味好茶?

說到茶,很多國家的品茶的習慣都各不相同,中國泡茶用於招待客人。午後紅茶是英國人的最愛;日本人喝茶講究“茶道”;美國習慣用茶袋泡茶……但是無論哪個國家,喝的是什麼茶對茶葉的用量,沖泡的時間和次數以及泡茶的溫度都有講究。

工具/原料

茶葉

茶具

步驟/方法

1.茶葉的用量
要沏一杯好茶或是泡一壺好茶,掌握使用茶葉的用量是關鍵。每次需要用多少的茶葉,並不是標準統一的,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而定。茶葉種類繁多,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幹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適當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放茶葉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一半,甚至還要更多。總而言之,茶葉的用量,關鍵需要掌握水與茶的比例,水多茶少,則味濃;水少茶多,則味淡。

3大步驟教你泡出原味好茶

2.沖泡時間和次數
不同的茶葉沖泡的次數和時間,都各不相同,這跟泡茶溫度、使用茶葉的數量等都有關係,不可一概而論。如泡飲一般紅綠茶,每杯放幹茶3克左右,用200毫升的沸水沖泡,蓋上4到5分鐘,就可以飲用。但是使用這種泡茶方法需要把握好溫度,如果溫度過高的話,容易燙熟茶葉。溫度較低,又泡不出茶葉的味道;如浸泡過久,茶變冷,色澤、香味都會受到。比較好的泡茶方法是;將茶葉投放杯中後,先用少量開水沒過茶葉加蓋浸泡3分鐘左右,再加開水到七八成滿,便可趁熱飲用。當喝到杯中的三分之一左右時,再加開水,這樣可使前後茶湯濃度比較均勻。水質量也決定著需要用的茶葉數量的多少,如使用淨水裝置過濾的無菌生水需要用的茶葉也會相對減少,無菌生水也影響沖泡時間的長短。水溫較快高,需要衝泡比較多的茶葉時,沖泡時間宜短,水溫較低,需要衝泡的茶葉較少時,沖泡時間宜長。沖泡時間究竟多長?以飲茶者的飲茶習慣而定。

3.泡茶的溫度
從淨水機取水煮,最好是等水剛煮沸冒泡的時候將火拿開,由於再煮沸之前經過了淨水器的一次過濾後水中的氯氣也隨之消失,使用這樣的水泡茶,泡出來的茶不僅色澤鮮亮味道也是清香怡人。水沸的時間過久,稱之為“老水”。沸的時間太長,把水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揮發掉了,泡出來的茶味道便飲不出清爽的感覺。還未沸騰的水,也不適宜泡茶,水溫太低,茶中的精華不能泡夠很好的浸泡出來,泡出來的茶香味低淡,而且茶葉也會浮在水面,造成飲用不便。同樣泡茶使用的水溫也不能一概s而論,茶葉愈嫩、愈綠,沖泡水溫要低,這樣泡出的茶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而在高溫下,茶容易變黃,味道較苦。正如平時說的,水溫太高,把茶葉“燙熟”了。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次的綠茶,則要用100度的沸水沖泡。如水溫太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茶味淡薄。這裡必須說明一點,前面談到,高階綠茶適宜用80度的水沖泡,意思是將水煮沸後,再等待冷卻到接近80度的溫度;如果是經過淨水裝置過濾的無菌生水,則只要燒到所需的溫度即可。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