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坑與老坑並不代表翡翠形成的地質年代的新與老?

翡翠的種或種分是指翡翠結構緻密、細膩的程度與透明度的高低。“水頭”是對翡翠透明程度稱謂,水頭長、水頭足則透明程度高,水頭短、水頭差則透明程度低。行內常常將種分與水頭聯絡在一起,統稱為種水。種分的優劣取決於質地,同時又影響了水頭的好壞,它們體現出的是質地決定透明度的關係。

傳統上將翡翠的種從優至劣分為老種、新老種和新種。這種關於種的分類從專業上來講主要與翡翠的後期成玉階段有關係。老種也稱為老坑種,是指翡翠原石在成巖後,經過後期動力地質作用的強烈改造,質地非常細膩、透明度高的最優種分,其上的顏色或深沉或鮮豔。是所有翡翠商和收藏家夢寐以求的品種。新種也稱作新坑種,指的是沒有或只經歷了較弱的後期動力地質作用改造的翡翠,新種翡翠的質地比較粗糙、透明較低,其顏色往往比較鮮豔,但缺乏厚重點感覺。新老種也稱為新老坑,這種翡翠原石經歷的後期動力地質作用的改造程度介於老種與新種之間,故質地的細膩程度、透明度等也都介於二者之間,名稱也採用了新種與老種的結合——新老種。當然,對種的劃分只是一種定性的方法,只是行業內對翡翠質地與透明度的形象描述而已,在實踐中不可以苛求翡翠種的說法。

這裡提及的具體成玉過程中的後期動力地質改造作用就像日常生活中的“揉麵”一樣,麵粉加好水,還要經歷一段“揉”的過程才可以進一步使用。老種翡翠的原石經歷了長期的、強烈的“揉麵”過程,玉石內的組分礦物顆粒不斷地被“揉”細,結構不斷地被“揉”緊密,因此老種翡翠的質地自然細膩很多,透明度也隨之大大提高,行內一般稱它們的成熟度已經夠“老”了,所以稱作老種。而新種翡翠的原石只經歷了短暫的、輕微的“揉麵”過程,有的甚至還沒來得及被“揉”就被擡升至地表接受自然界的風化、搬運、磨蝕等破壞作用,因而這種原石的質地一定比較粗糙,透明度當然也會較低,行內稱它們的成熟度還不夠“老”,所以稱作新種。新老種的翡翠原石接受的“揉麵”程度介於老種與新種二者之間,所有質地與透明度也均介於二者之間。但現在對成品的評估中,“種”的概念實質上已成為翡翠質量的一種綜合指示,在普通的珠寶商業中,一般稱質地細膩而透明者(水好)為老種,反之則稱為新種。

新坑與老坑並不代表翡翠形成的地質年代的新與老,只是由於它們的礦物組成、結構不同、經歷的地質過程不同。關於新坑與老坑還有另一種說法,是開採年份的新與老。這裡提及的坑是指開採翡翠的場口,而新坑老坑自然地被人們聯想到場口開採歷史的長短,雖然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但新坑、老坑翡翠原石的質量(主要是種水)與礦坑場口的開採歷史還是有一定的間接聯絡的。翡翠開採之初,人們對翡翠質量的要求是很高的,質量稍差些的根本不予理睬,更談不上加工銷售,那個時候產翡翠的場口只注重優質翡翠的開採,相當多老種或老坑的翡翠都在是那個時代的場口產出,所以就有了優質種分的翡翠一定來自老坑的歧義說法。

實際的商貿活動中,老坑翡翠的種水常常明顯優於新坑翡翠,但這與它們的開採年份是否久遠並不直接關聯。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