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繪本閱讀:是一個多維度匹配的過程?

毛媽carol分享繪本閱讀是一個多維度匹配的過程

繪本閱讀分享

由於自己工作的關係,我一直對英文繪本比較感興趣。甚至在小毛毛出生之前,我就給他(她)做好了胎教的一個規劃,雖然這個規劃由於種種原因,一直都沒有完整實施,但還是陸陸續續地給寶寶做了一些簡單的胎教。毛毛出生的那一天,我從手術室躺回病床上後看到他,輕輕地呼喚了一聲“小毛毛”。看到他的一雙小眼睛在尋找聲音的源頭時,一股幸福念頭湧上了我的心頭。

從此之後我就更加堅定了要做好我家小孩的學前教育的信念,當然這一切是從我最熟悉的繪本開始。

很多父母都會問我,毛媽,你可以給我介紹一些好的英文繪本給我的小孩麼?有時候我會耐心地問那些媽媽,你家的小孩多大啊?你家的小孩是男孩還是女孩啊?性格怎麼樣?喜歡什麼顏色,喜歡什麼動物,英語水平怎麼樣?喜歡閱讀繪本麼?

在瞭解了這些細節之後,我會推薦一些我熟悉的書給她們,但事後發現,由於很多媽媽對於英文繪本的認識不一樣,哪怕我對於小孩的細節問得再多,哪怕我覺得這個書對於這個小孩來比較合適,但在很多情況下仍然對於小孩子的效果不理想。

儘管我知道這些問題的出現不可以避免,但是我往往會坐立難安:畢竟英文繪本價格不菲,要這些爸爸媽媽買回去用處不大或者束之高閣,對於我來說都是一種難以言狀的內疚……

如何讓小孩子從英文繪本中逐漸熟悉並學習英語,確實得講究規劃。我覺得,繪本的閱讀和學習是一個多維度匹配的過程,一般來說,一個繪本都會有幾個描述性的標籤,配上適合的年紀和匹配的詞彙量。在我看來這是兩個很重要的維度,但是往往出版商會忽略了另外兩個維度,就是孩子的性格與閱讀興趣,以及孩子在各個不同年齡段的閱讀特點。

兒童對於英文繪本的學習需要興趣為王。一般來說,孩子在4歲左右會養成一個自己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喜好。就拿我們的小毛毛來說吧,在4歲之前我們拿什麼繪本給他講故事他都喜歡聽,但是4歲之後他就會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繪本要我們講了,有些繪本會要我們重複講,但有些繪本就會遭受冷遇。

再舉一個現實的例子:一位媽媽問我, 她的小孩子之前沒有接觸過英語,要我幫他找一套合適的自然拼讀(phonics)的教材學習英語,問我那一套比較合適?我問她小孩多大了,回答說小孩子7歲了,我就默然。說實話真的不很好找這樣子的教材,如果是一個4歲以下的孩子,我可能信手推薦一套,然後再指點一下媽媽簡單的教學方法,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對於7歲的孩子來說,他的興趣多元化了,推薦一套說可能我覺得會比較好的書,但是小孩子就是不喜歡,那麼之後爸爸媽媽怎麼教他,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了。

所以,推薦英文繪本是一個技術活。根據小孩的年齡和英文水平來推薦英文繪本,看來也不是百分之百靠譜。既然父母希望孩子可以多閱讀一些英文繪本來提高閱讀水平 和詞彙量,就還是需要在孩子的閱讀上面費心 多思考。

英文繪本就是帶有著閱讀年齡和閱讀水平標籤的一個工具,儘管毛爸認為,有些英文繪本是有性格的(因為他閱讀了《the giving tree》3次,每次都會很受震憾,甚至眼眶溼潤),但我認為繪本本身並沒有性格,充其量也就是是一面鏡子,反射出了閱讀者的性格和興趣。《the giving tree》可以讓毛爸落淚,但也並不是可以使每個人都潸然淚下。

因此,同樣是一個英文繪本故事,一千個人可以有一千個成功的親子閱讀方法。只要父母用心分析自己小孩的閱讀特點,結合一些繪本親子閱讀的小技巧,都會有不錯的效果。

過程, 英文, 本維度,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