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好雪景?

Tags: 技巧, 攝像, 雪景,

  拍攝雪景需要注意什麼?冬天的雪景還是讓人非常愜意的,拍攝雪景時反光強、亮度高,白茫茫的大地往往會感覺到刺眼,什麼也看不清楚,所以我們最好在拍攝時選擇比較暗的背景。

  下面我們具體用例項照片分析的方式來說下:

方法/步驟

  一、 注意背景的對比拍攝雪景時選擇比較暗的背景,這樣會使雪景與暗處的景物形成明暗反差比較強烈的對比,使整個畫面的層次感顯得比較豐富,如果選擇的背景的亮度也比較高,那麼會令觀看者的眼睛很難受的。

  二、 適當的前景的選擇拍攝前景的選擇也是相當重要的,由於雪景的特殊性,利用掛滿冰凌或鋪著厚厚的積雪的樹枝、花朵,建築物等作為拍攝的前景,可以增加空間深度,提高雪景的表現力,使得整個畫面的內涵更加豐富,不至於因為白茫茫的一片而使觀看者產生厭倦的情緒。

  三、 注意白平衡的調整雖然雪景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但是隨著時間、周圍景物等的變化,白雪也會表現為不同的白色,所以,在拍攝不同景別的雪景時,還要注意隨時調整數碼相機的白平衡。

  在雪地裡,周圍特殊環境的影響往往使得數碼相機的自動白平衡功能並不能十分準確,而手動調整的精確程度要勝過自動調整,所以這個時候最好採用手動功能來調整數碼相機的白平衡,這樣拍攝的照片色彩才能被正確還原,才最真實。

  白色的天空,地上的雪和白色的牆,大面積的不同白色展現,用手動白平衡能夠更準確的效果,我們對著牆進行的白平衡除錯,拍攝效果很真實。

  四、 逆光與側光雪是潔白的晶體物,它散佈下或積聚在景物上時,景物中色調深淺不一的物體都給它遮蓋而成為白色的物體,因而雪景就是白色部分較多的景物,可給人以潔白可愛的感覺。

  正因為雪景中白色部分佔據的面積較大,也比其它景物明亮,在有太陽光線照射時,就更加明亮。雪是一粒粒透明的晶體,只有在較遠的地方才能明顯地表現它的這種質感。

  五、 手動調整曝光由於雪景會反射大量的陽光,所以正確調整曝光是拍攝雪景的一個關鍵問題。在白雪皚皚的環境下,根據數碼相機的自動曝光來拍攝雪景,一般都會有些曝光不足,這是因為在雪景中,強烈的反射光往往使測光結果相差1~2級曝光量,所以我們一般要使用數碼相機的手動曝光功能來進行必要的調整,這樣才能保證拍攝到的雪景畫面的曝光比較準確、真實!

  拍攝雪景,最好是雪後晴天,如能趕上清晨的光線則更好。在陽光下,運用側光和側逆光,最能表現雪景的明暗層次和雪粒的透明質感,影調也富有變化。即使是遠景,也能產生深遠的氣氛。如果拍攝雪中人物,臉部最好加輔助光,相機鏡頭上要戴遮光罩。如果用黑白片拍雪景,應加用深黃、橙黃或黃綠色鏡,以壓低天空影調,減弱雪地亮度,使景物影調柔和。若用彩色片拍雪景,最好用偏光鏡,以吸收白雪反向的偏振光,降低亮度,調節影調,使藍天和白雲突出,還可提高色彩的飽和度。

注意事項

  正確測光和正確曝光是拍攝雪景照片成敗的關鍵。在大面積雪景中,用照相機內測光系統測光,根據顯示的資料拍攝雪景,一般都曝光不足。這是因為照相機的內測光表都是以一定的程式進行測光的,它所顯示的資料是綜合場景中高光部分、中間色調、陰影部分的平均光值。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可行的。但在雪景中,強烈的反射光往往使測光結果相差1-2級曝光量。在這種情況下,可使用曝光補償,酌情增加1-2 級曝光量。也可將相機對準中間色調物體,採取區域性近測,並按此時測得的資料,將相機調到“手動”位置進行拍照。有入射光測光表的攝影者,在雪地裡根據照射在被攝物體上的光束測光,按所得曝光資料拍照,那將是準確的。

  在下雪天,要獲得一幅雪花飛舞的照片,應選擇深色背景作襯托;快門速度不宜太高,一般以1/115至1/160秒為宜,這樣可使飛舞的雪花形成一道道線條,有雪花飄落的動感。在拍攝大雪紛飛中的人物時,要注意不要讓雪花太接近鏡頭,以免因透視關係讓雪花擋住人的臉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