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疾病蛋白尿常規檢查攻略?

腎臟疾病常規檢查非常重要,為診斷有無腎臟疾病的主要根據.生理性見於1.體位性(直立性)蛋白尿2功能性蛋白尿.正常人每日蛋白質排洩不超過100mg ,若高於150mg,則稱蛋白尿,這裡就給大家來分享蛋白尿常規檢查攻略.這點是很多新手需要掌握的地方,對技能操作很幫助。

方法/步驟

腎小球性蛋白尿 多由於腎小球濾過膜的損傷,導致通透性改變及負電荷喪失.此類最多見.以分子量小的白蛋白為主.若濾過膜損害嚴重,則球蛋白及其他大分子性蛋白漏出也增多。

腎小管性蛋白尿 正常情況下小分子蛋白幾乎被腎小管全部吸收.當腎小管疾病病時,蛋白質重吸收障礙,小分子蛋白(beta2 微球蛋白,溶菌酶,核糖核酸酶等)從尿中排出.蛋白總量<2g/d

溢位性蛋白尿 血內小分子蛋白,如本週蛋白,Hb,肌紅蛋白等,當濃度過高時,上述濾液中濃度超過腎吸收閾值,從尿中排出。

組織性蛋白尿 因組織遭受破壞後而釋出的胞質中各種酶及蛋白,在腎小球濾過液中濃度超過吸收閾值,而從尿中排出.
血尿 正常人尿每高倍HP不超過3個紅細胞.尿沉渣Addis計數,12小時排出的紅細胞應<50萬

全身性疾病 血液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CT,藥物等可引起血尿

尿路臨近器官疾病 如急性闌尾炎,急性或慢性盆腔炎,結腸或直腸憩室炎症惡性腫瘤等侵襲或刺激尿路時,有時可產生血尿,但不常見。

腎及尿路疾病 各型腎炎,腎基底膜病,腎盂腎炎,多囊腎,腎下垂,泌尿道結石,結核,腫瘤及血管病變等.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