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逐步治癒心傷?

每個人都會經歷創傷。有些是突發性創傷,比如地震、雪災、突發性車禍、失去親人、離婚等等。而有些創傷發生了太長時間,稱之為積累性創傷,比如經常性地感覺到被嘲笑、不被認可……

工具/原料

當這些創傷已印刻於心,如何才能從創傷中更快地恢復過來?美國專家研究了一套新的創傷修復模式。通過學習這個模式,我們不僅可以治療自己,也可以幫助身邊受了創傷的人。可是,難道踢踢腿、彎彎腰的軀體訓練,真的可以治療我們內心的傷痛嗎?不妨試試

步驟/方法

  Step1:腳踏實地:就是讓受傷者主動地去感受外在的支援
  首先坐好:認真感覺你的全身,哪裡的感覺最好?
  問:“好,你現在去認真感覺你的全身,哪裡的感覺最好?”  這樣去感受的時候,身體自然就會生出一種放鬆之感。當你感覺到支援以後,感覺身體的變化,並把注意力集中在“好感覺”上,漸漸的,一種新的情緒就會來臨:“我不是孤獨的,我是安全的。”
 

Step2:鐘擺效應:讓被治療者在身體的“壞感覺”與“好感覺”之間來回穿梭
努力去嘗試,漸漸地,身體放鬆了很多。奇怪的是,我的情緒跟著輕鬆起來,覺得沒有什麼可怕的?
    受創傷的人不知道,當我們的心靈受到創傷,同步的,我們的身體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進入防禦狀態,就像如果突然受到一種驚嚇,我們馬上就會屏住呼吸、瞳孔放大、身體緊縮。即使是生活中的小創傷,也會讓身體發生變化,比如生氣時,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等

Step3:同步跟蹤:當我們開始注意身體的變化,便可以有意識地改變身體的慣性反應
  回想:曾經有所幫助的人或事
   “好像……我的手,是另外一個人——它在告訴我的身體:你可以自己作出決定,你想走你就走,你想站住就站住,你可以的。”我一邊說,一邊點頭,身體裡的力量感覺更多了。“實際上,當我們張開手掌向外用力,是一種身體語言。可以意味著劃清界限,表示決絕,保護自己,等等。記住這種感覺。”
  

 Step4:活化資源:就是幫助我們重新審視整合蘊藏在我們外在的、內在的、身體的資源
  練習:用力推……去完成那個防禦動作
  平時,自己做這個練習的時候,不一定需要推一個大活人,牆壁、大樹,或者任何可以讓你“使出全力”的東西都可以。

  Step6:用身體撫慰心靈:主動地除錯身體的動作和姿態,同樣可以作用於我們的心靈
  創傷修復模式:除錯身體,作用心靈
    比如手臂和雙腿的四肢肌肉,通常用在自我保護、關愛自身、處理讓自己不舒服的事物等情況下;

Step5:恢復防衛反應:啟用我們身體的自然能量,去完成一個防禦的自然反應過程
    “下一次,你感覺自己‘僵住了’的時候,記得去集中注意,活動你的身體,哪怕只是輕輕活動腳趾頭。”“這是因為當我有意地去活動我的身體,就不會再繼續在頭腦裡罵自己是個笨蛋了嗎?”“不止是這些。活動身體,一方面會讓你停止負性思考;另外這樣也是一種採取行動。而主動地採取行動,又會傳遞給你自己一個非常積極的訊號∶我可以保護自己,我可以處理眼下的問題。”

注意事項體驗後記
  體驗完創傷修復療法的幾天裡,我一直在實踐一件事,那就是“傾聽身體”。我越來越清晰地發現:身體與思想是那麼地緊密相聯。
  如果你悉心地觀察,你會發現,哪怕是一個非常細微的念頭,都會引起身體的變化。比如,工作時,當腦子裡想“時間不夠了”,心跳就會加快,呼吸就會變得短淺;當腦子說“如果這件事我辦不成就糟了”,身體就會緊縮;當我哪怕生一點點氣時,胸口就會感覺悶;當我為房子的問題焦慮時,眉頭馬上就皺了……俗話說:相由心生。動不動就焦慮緊張的人怎麼可能會有一個舒展喜悅的面相和一個健康的身體?
  意識到這一點,我便有意識地舒展自己的肢體和眉頭,尤其是當有焦慮和恐懼的想法產生時,我更是如此。奇怪的是,當我這樣做,心情也變得開闊了。無怪乎那些熱愛運動或者練習瑜伽的人,心情也往往更平靜呢。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