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辰養生法之申時養生?

Tags: 常識, 問題, 時辰, word,

  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而每個時辰的養生方法各不相同。申時下午15—17點,也叫“膀胱經當令”,這個時辰應該如何養生呢?

朝而受業,夕而習復。膀胱經是很重要的經脈,在中醫裡號稱是太陽。它是從足後跟沿著後小腿、後脊柱正中間的兩旁,一直上到腦部,是一條大的經脈。比如說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經的問題,而且是陽虛,是太陽經虛的相。

後腦疼也是膀胱經的問題,而且記憶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經有關的,就是陽氣上不來了,上面的氣血不夠,所以會出現記憶力衰退的現象。所以膀胱經千萬別理解為儲尿器的問題。申時在12生肖裡是猴子,猴子是上竄下跳的,可以上竄下跳的經脈。

所以古代講“朝而受業,夕而習復”,這個時間段是學習的好階段,如果是正常的人,這個時間段判斷力非常好。有的人也許會說“我這個時候就是難受”。這說明身體出現了問題,如果這個時候特別犯困就是陽虛的毛病。

膀胱與腎相表裡中醫認為撒尿是膀胱的作用。膀胱是主管水道與防禦外邪,又與腎相表裡。也就是說膀胱是接受腎管的。用一個淺顯的例子,如果不能撒出尿的話,就是腎的問題。小孩和老人撒尿都有一個現象,就是會抖一下。

但是老人的抖和小孩的抖是不一樣的,小孩是腎氣不足以用,還沒有出來,氣都往下走了,所以就會抖一下;而老人是腎氣不足了,氣血虛,這是很不一樣的。膀胱與腎相表裡,就是膀胱的問題要從腎去治,尿尿的問題要從腎去治,從腎的陽、腎的陰或者是那一個角度去治。撒尿的時候最好不要說話,說話會瀉腎氣的。

同時,不能用力撒尿,這樣也不好,容易耗損腎氣。正確的撒尿方法是,咬緊牙根,禁閉說話,自然撒出,這樣不僅順利撒出尿液,還起到固護腎臟,防治腎虧,健身延年的作用。很多人會有口乾舌燥的時候。

膀胱就像太陽一樣,能夠把精液氣化,因為膀胱與腎相表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膀胱的氣化功能不足,所以腎經裡面的水液調不上來,就會出現口乾舌燥的情況。我們嘴裡的唾液是非常寶貴的,它實際上是腎經外洩的表現,像鼻涕是和肺氣相關,而唾液是和腎臟相關的。

在道教的養生裡面有一個傳統的說法,就是早晨起來,我們要先按摩臉部,後叩齒,然後就會分泌唾液,然後吞唾液36次,如果能夠堅持每天去做的話,就能夠使自己變得年輕。古代養生法裡有一點很重要,如果要讓腎氣不外洩的話,在撒尿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要點,尤其以男人為主,男人撒尿的時候一定要咬牙,不是咬前牙,而是咬後槽牙,這就是傳統。

其實中國傳統睡覺、吃飯包括大小便都不可以說話,因為牙本身就是腎的外相。我們前面講到過東西南北,北邊固髒,人體裡面最固髒的就是牙齒,它的固懾力是最強的,牙病實際上關係到我們的腎氣足不足的問題,這都是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的。因此小便的問題實際上關涉到腎的問題,大家要樹立起這個觀念。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