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大腸癌?

 預防大腸癌,專家總會提到一個詞:膳食纖維,據研究統計,高膳食纖維攝入可以使結直腸腺瘤發病風險減少28%,每天每增加10克的膳食纖維攝入,可使結直腸腺瘤發病風險降低9%。那是否意味著,日常生活中膳食纖維攝入不是越多越好呢?專家表示,膳食纖維,絕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越粗越好,合理飲食建議應該為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的食物,適當增加主食中粗糧、雜糧的比例,不宜過細過精。

  膳食纖維為何能預防大腸癌?

  1970年以前,營養學上還沒有膳食纖維這個詞,那時只有粗纖維的概念,而且被認為是不起營養作用的沒用東西。20世紀70年代,專家提出膳食纖維假說,並提出人類很多現代“文明病”和膳食纖維吃的太少有關,粗糧和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可以預防很多常見疾病如腸癌、心臟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便祕、肥胖症等,這以後,膳食纖維才引起專家的重視並開始研究,粗纖維也改名為膳食纖維,併成為維護人類健康的重要營養成分。

  據悉,膳食纖維分為兩大類:水溶性膳食纖維和非水溶性膳食纖維。水溶性膳食纖維包括聚葡萄糖、低脂果膠、高脂果膠、低聚果糖、低聚麥芽糖等,在大麥、豆類、胡蘿蔔、柑橘、亞麻、燕麥和燕麥糠等食物中最為常見,它可減緩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洩膽固醇,所以可讓血液中的血糖和膽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平

  而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則是人們常見的植物細胞壁成分,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在食物中的小麥糠、玉米糠、芹菜、金針菇、果皮和根莖蔬菜最多,它能夠幫助大便成型,刺激腸道蠕動,加強排便,預防便祕。

  專家表示,之所以認為膳食纖維能夠有效預防大腸癌是因為,膳食纖維有較強的吸水性,可增加糞便的體積,使糞便成形利於排出,這樣可縮短糞便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減少致癌物與腸壁的接觸,降低腸道中的致癌物質的濃度,從而減少發生結腸癌的危險。

  專家提醒:膳食纖維攝入不是越多越好!

  既然膳食纖維這麼有用,那是否吃的越多越好呢?專家表示,過多的膳食纖維不但會影響胃動力、妨礙食物消化,更會導致營養素難以被吸收,導致出現營養不良症狀。此外,如果攝入過量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反而可能造成大便體積增大、形狀僵硬,難以排出體外,甚至加重便祕,反而成為大腸癌的隱患。

  按照中國營養學會的推薦,中等能量攝入(2400kcal/d)的人群每天膳食纖維攝入最好保持在25-30克。膳食纖維攝入結構,按照日本營養學家的推薦,人們每天水溶性膳食纖維和非水溶性膳食纖維的比例應當在2:1左右。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