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風險厭惡型人格?

Tags: 先生, 風險, 人格, word,

我曾經做過雜誌上的測試,發現自己在經濟學中屬於風險厭惡型人格。這種人格在投資理財領域表現為——和股票沒緣分,對期貨更是敬而遠之。

多年來我最常跑的地方是銀行,零存變整取,活期轉定期。雖然專業人士對我說存銀行無法抵消通貨膨脹,但我寧可相信銀行利息使我的本金遞增,也不相信LV會升值。

比起跌宕起伏的股市,風險厭惡型人格更喜歡銀行帶來的穩定利息。

我有自知之明,咱又不是貓王或夢露,穿過的運動鞋就算是限量版,也賣不出好價錢。

我一直對保險情有獨鍾。可因為風險厭惡型人格的做事風格是再三考慮,所以對保險我是久久關注、卻遲遲不下手。我生孩子的時候,還沒有下產床,便有很多陌生人來看我,從賣尿布奶粉的到賣喜蛋月子餐的,我只給了兩個賣保險的好臉色看。

我的先生是風向星座,屬於風險偏好型人格。每次我跟他說要買保險,以後萬一老了廢了、病了殘了,都有一個保障,可他總是推三阻四。他拒絕買保險最常用的理由是:保險一買就是20年,股票幾個牛市都錯過了。這個理論讓我們血汗錢的2/3蒸發在當年大熱的銀行股和有色金屬股上,也讓他從6000點跌到4000點的時候尷尬地在半山腰抄底。

熊市時期的股民,連說話的聲音都好像輕了下去。於是,我們的寶寶很順利地擁有了這樣一份資產禮物:當他17歲讀高中的時候,每年有5000元教育金;等到他讀大學了,每年會有2萬元教育金;更有遠見的是,小寶寶退休的時候,每月將會有1000元的退休工資。

關於最有遠見的那項,我先生略有異議。他認為孩子60歲的時候,他自己不知道還在不在這個世界上。於是保險公司人員又給了另一個選項:在孩子大學畢業後,一次性給予10萬。反正,只要保證每年5000塊,交足20年。

“每年5000塊,對你們來說沒問題的吧?”保險經紀笑著問。

“當然,如果我先生沒問題,那就沒問題;我先生有問題,那就有問題。”說著,我忽然不寒而慄。萬一……如果……風險厭惡型人格的我頓時四肢冰涼。

第二天,高效的保險經紀親自上門遞給我一份保險理財建議書,是為我先生量身定製的,每年交2萬,交20年後,將來退休工資每月5000,除此之外,60歲一次性可以拿到150萬左右,如果不拿,70歲就會增值為將近300萬,再不拿,80歲可以拿到將近500萬……當保險經紀說到90歲有800萬,100歲有1500萬時,我心裡的小火焰已經熊熊燃燒起來了——我嫁了一棵搖錢樹,還怕付不起孩子每月5000的保險金麼?我簡直錢多得想馬上給自己再加兩份保險。

可先生又唱反調了:“等我70歲,300萬那還叫錢麼?你就聽人家忽悠,一二三歲,四五六歲,千秋萬歲,這叫什麼?”

很耳熟呀,我Google了一下,那是王菲的《催眠》。

“怎麼能這麼機械化地計算收益呢?別說100歲了,萬一我連60歲拿退休工資都活不到怎麼辦?”先生繼續反駁我。

這個時候,我應該像瓊瑤劇中女性一樣,伸手捂住先生的嘴:“別!我不准你這樣說。”可其實,雖然我心裡想著“呸呸呸,不吉利”,事實上早已做過一番打算,如果先生在60歲之前有什麼三長兩短,這個險種還會有30萬的壽險賠償。

而因為我是風險厭惡型人格,我想加重壽險的比例,畢竟先生60歲以後就隨身攜帶百萬賬戶金額,他每多活10年,這筆錢都呈幾何級數增加。風險厭惡型人格在理財技巧方面都非常笨拙。我不會看大盤、炒外匯,可到後來,我只需要做兩件事就可以獲得極為可觀的收益,一件是務必要讓先生長命百歲,另一件是真正落實我們結婚時的誓言——白頭到老。這樣,價值千萬的軍功章上有他的一半,也才有我的一半。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