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類綜合考試中文寫作總體趨勢變化分析?

總的來說,2013年聯考論證有效性分析的選材均為社會/經濟現象,寫作難度與2012年基本持平。

2013年1月聯考中文寫作選材對比解析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論證有效性分析

文化對軟實力的重要作用

氣候變化問題的論述(社會熱點話題)

掌握股價與股市獲利之間的關係(社會現象)

資訊科技的發展使世界成為平的(言論)

知識就是力量這一口號過時了(社會現象)

論說文

合作和競爭問題

學術跟風問題(學術)

人才選拔方式

學者使命問題(學術)

命題作文:由三鹿奶粉時間想到的(社會現象)

第一部分:論證有效性分析

2013年論證有效性分析題乾的題材和去年相同,仍然是社會現象。尋找不同型別邏輯錯誤的難度稍大,但分析難度有所降低。具體講,邏輯錯誤的種類有過於絕對、主觀臆斷、因果不當、以偏概全、偷換概念等。其中過於絕對和主觀臆斷這兩個型別的邏輯錯誤材料中較多,可選取一到兩處闡述即可;因果方面的邏輯錯誤包括無關因果和誤用因果,其中誤用因果是近些年頭一次考察。以過於絕對和誤用因果為例,簡單分析一下:

1、過於絕對

“既然一個國家的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是該國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要增強軟實力,只需搞好本國的文化建設並向世人展示就可以了。”這一說法過於絕對,國家軟實力實際上包括國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認同的程度和參與國際機構的程度等三部分內容,因此,不能絕對的說增強軟實力,只需搞好文化建設,而忽視其他兩方面的建設情況。另外,實際有種可能是,即便文化建設加強了,軟實力也不一定就真的也加強了。

2、誤用因果

“由此可見,只要創作更多的具有本國文化特色的文藝作品,那麼文化影響力的擴大就是毫無疑義的,而國家的軟實力也必將同步增強。”這是誤用因果。論述者說的兩個只要都是建立在其主觀臆斷的基礎上而不是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因此由其得出的結論就不一定成立。

第二部分:論說文

2013年的論說文的題乾材料與2012年相比有所變化,又迴歸到企業的經營管理方面上來,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提示,我們參加的考試管理類聯考,在寫文章時仍應與管理相結合。

論說文的立意仍需首先審清試題的限制性,即審清試題通過話題、材料和寫作要求等所限定的寫作範圍,如2013年這道題,材料討論的話題是航空業的競爭狀態中的合作問題,要求我們寫的是論說文;其次,要選准入題的角度,確定正確的中心,安排能表現中心的材料,把握符合題意的重點以及採用試題要求的表達力式。2013年題乾材料敘述的中心內容是因為有了壟斷,所以競爭激烈的時候也採取了合作,從而促進了新的競爭,進而又促進了新的合作。因此我們無論是確定論點還是尋找論據,都應考慮從合作,競爭及兩者之間關係的角度尋求論證。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