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地理之新中國人口增長階段?

2012中考地理必知知識複習:新中國人口增長階段;卓越教育老師為大家整理了相關資料,以供參考:。

2012中考地理必知知識複習

一、20世紀50年代人口的快速增長

新中國成立以前,由於內憂外患、社會動盪,人口增長緩慢。新中國成立後,20世紀50年代初,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6%上升至2.3%。1958年開始的 “大躍進”運動給工農業生產帶來了泡沫式的短暫“繁榮”,造成了人力不夠用的假象,“人多好辦事”“人多力量大”等口與在當時廣為流傳。

二、20世紀60年代初人口的緩慢增長

1959年至1961年,由於嚴重的自然災害、“大躍進”和“反右傾”的錯誤,加上當時的蘇聯政府背信棄義地撕毀合同,我國經歷了一個“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其困難的嚴重程度,在歷史上是空前的。“三年自然災害”帶來的最大損失,莫過於使糧食大幅度減產,造成農村嚴重缺糧。全國糧食產量 1959、1960、1961年分別比1958年下降11%、28.3%、26.25%。由於飢餓、疾病等原因,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高,1959年至 1961年的非正常死亡和減少出生人口數在4000萬人左右。

三、1962年至1973年的人口迅速增長

由於三年自然災害的補償性生育高潮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使得這一時期的人口問題失控,人口增長迅速。1963年的出生率破紀錄地達到4.3%.全國人口總數從1965年的7.25億猛增至1971年的8.52億。

四、20世紀70年代的人口增長

1972年,“實行計劃生育,使人口增長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緊接著,有關部門提出了“晚、稀、少”的具體政策要求,即鼓勵晚婚晚育;鼓勵夫婦生育兩胎的間隔達四年以上;鼓勵少生育子女。為配合宣傳,還提出了“一個不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的宣傳口號。此階段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實際效果並不明顯,全國範圍內,一對夫婦仍平均生育四個孩子,至1979年,全國總人口達到9.75億。

五、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人口增長

20世紀80年代,國家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人口出生率明顯下降。但由於1962年後人口出生高峰期的男女逐步進入生育年齡,因此,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每年淨增人口仍有1000多萬。進入90年代後期,我國人口已呈現“三低”的現代型模式,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但由於人口基數大,每年淨增人口的絕對數量仍相當龐大。

原作者: 卓越教育老師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