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本身不疼不癢,但糖尿病是一個全身性疾病,對各個器官、系統都有損害。所以,也有人把糖尿病稱為“百病之源”。不經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最終大多數都死於這些器官、系統的併發症。糖尿病最常見的有哪些危害?
方法/步驟
傷血管
幾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有血管基底膜的損傷,形成動脈斑塊,堵塞血管。不管是大血管還是微血管,都可能受到高血糖的傷害。心血管受累,引發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腦血管受累,引發腦缺血、腦梗塞;眼底微血管受累,出現糖尿病眼病;腎微血管受累,引發腎功能不全。
損害神經
不管是中樞神經,還是周圍神經,都可能受到傷害,但以周圍神經受損最為多見。病人經常會有肢體異常感覺,如蟻行感、痠麻感、刺痛感、觸電感等,還有痛覺及溫度覺的減退。所以,周圍神經損害嚴重的人,常常容易被燙傷,因為面板對冷熱不敏感。還有的糖尿病病人,會出現飯後嘔吐等胃腸植物神經病變。
急性併發症
急性併發症,糖尿病危害還包括急性併發症,尿病合併感染:發病率高,兩者互為因果,必須兼治。常見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結核、泌尿系感染和面板感染。危害還在於糖尿病高滲綜合症:多發生於中老年,半數無糖尿病史,臨床表現包括脫水嚴重,有時可因偏癱、昏迷等臨床表現而被誤診為腦血管意外,死亡率高達50%。
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危害,患者多有心、肝、腎臟疾病史,或休克、有感染、缺氧、飲酒、大量服用降糖靈史,症狀不特異,死亡率高。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患者眼的各部位均可出現病變,如角膜異常、虹膜新生血管、視神經病變等,糖尿病患者青光眼和白內障的患病率高於相同年齡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各型糖尿病的視網膜病變患病率隨患病時間和年齡的增長而上升。99%的1 型糖尿病和60%的2 型糖尿病,病程在20 年以上者,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視網膜病變。10 歲以下患糖尿病的兒童則很少發生視網膜病變,青春期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危險性上升。
糖尿病腎病
大約20%~30%的1 型或2 型糖尿病患者發生糖尿病腎病。其中一部分進展為終末期腎病。如未進行特別干預,在有持續性微量白蛋白尿的1 型糖尿病患者中約80%的人於10~15 年內發展為臨床腎病,此時可出現高血壓。一旦臨床腎病發生,如不進行有效干預,幾年之內腎小球濾過率逐漸下降,10 年後50%,20 年後75%以上的患者將發展為終末期腎病。
負離子治療已被大量的基礎和臨床試驗證明是糖尿病治療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生物體內,這種搶奪電子的物質被稱為“自由基”,從量子醫學層次講,電子被搶奪是萬病之源。負氧離子帶有負電位,即有多餘的電子,電子補充給自由基後,自由基被還原即消除了自由基,而自身轉變為氧分子。負離子能直接消除活性氧自由基,抑制脂質的氧化等,也能改善SOD酶活性,調節植物神經系統,改善體內酸性環境,從而增強Na+/H+通道,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改善細胞內糖代謝等,對糖尿病的治療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