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供應商的選擇?

如何選擇裝置供應商呢?

方法/步驟

1、裝置選型應遵循的原則:

1.1、所有裝置應與公司擴大生產規模或開發新產品等相適應。

1.2、在滿足生產需要的前提下,要求其效能指標保持先進水平,以利於提高產品質量和延長其技術壽命。

1.3、要求裝置價格合理,在使用過程中能耗、維修費用低,投入產出比高。

2、根據以上原則,供應商選擇必須堅持貨比三家的原則,並儘量擴大選擇範圍(原則上供應商要求三家以上,如是非標產品受供應商選擇限制時,供應商選擇,則必須兩家以上)。

3、對供應商的選擇依據下列條件進行:

3.1、該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及其規模與實力,具有ISO9000系列認證的企業予以優先考慮;

3.2、裝置的可靠性和維修和操作簡便性、安全性、環保與節能、經濟耐久性考慮;

3.3、產品價格包括裝置購置費、稅金、運輸包裝費和保險費、安裝費、輔助設施費、培訓費等費用及後續配件的供應;

3.4、交貨期能滿足合同訂購要求(供貨期指從合同簽訂到裝置進廠交付使用的間隔期);

3.5、企業信譽與售後服務,以及售後服務的便利、快捷性;

3.6、後續的配件供應和後續服務費用是否最優惠;

3.7、供應商的地理優越性及快速響應能力。

4、採購人員應根據上述規定進行收集市場資訊、篩選資訊材料(進行排隊比較),確定可以選擇的3家(或三家以上)供應商,要求其提供公司所需要的各種裝置的技術資料和樣本。

5、供應商的資訊選擇途徑:網上查詢、市場調研、同行業產家應用情況及權威部門的推薦、歷史資料的查詢、相關部門資訊提供、各種裝置部展銷會。

6、公司品管、研發、裝置管理和使用部門對供應商提供的技術資料進行評審,將評審意見如實填寫在《供應商評審表單》中並及時將評審結果反饋給裝置物流部裝置採購人員,確定與評價選擇供應商有關的採購需求。

6.1裝置使用部門或工藝部門確定所採購裝置、儀器的技術要求。

6.2財務審計部確定價格要求和核定。

6.3裝置物流部確定供應商的後期管理及後期服務的條件。

7、裝置採購人員根據公司相關部門評審結果,確認可以選擇的裝置供應商,經主管經理及公司財務審計部審閱後,按部門經理審批許可權報批核準,同時製作供應商名冊,新供應商應提供的詳細資料,如提供供應商的營業執照副本的影印件等並做相應的調查。

7.1發函調查:裝置物流部提出候選供應商名單,簽發《供應商基本情況調查表》,請供應商如實填寫並按期返回,在返回調查表的供應商中選擇現場評價的物件。

7.2現場評價:由裝置物流部組織相關使用部門、審計部門組成供應商現場評價小組(成員可視需要增減),到現場進行考察、評價,現場評價工作由裝置科負責,評價的內容包括以下方面:生產能力、檢驗能力、管理水平、人員素質、財務狀況、其顧客滿意情況、物流能力、價格要求等。將考察評價意見在《供應商現場評價表》上記錄。需要時,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體系按《供方質量管理體系稽核表》進行第二方稽核,以證實其按ISO9001提供質量保證的能力。應對其顧客滿意度情況或財務狀況等進行有效的調查。

8、供應商的選擇應按照擇優、擇廉的原則,避免單方面追求最低價格而忽略裝置的全壽命的管理。

9、供應商確定前,裝置物流部應視採購裝置的重要度在適當層次上與多家供應商進行洽談,最終確定三家供應商(如受限制,而至少兩家,但須做出說明)後,按“物資採購核價管理制度”的核價流程進行。核價批准後,簽訂技術協議書(或後期服務協議書)和供貨合同,確立正式業務關係。

10、計量器具及儀器儀表、國家規定的特種裝置、受控裝置的採購,需要供應商提供相應的資質證書或許可證明等。

11、需要供應商提供我司擬採購裝置的相類似企業應用情況,有必要時,裝置物流部負責聯絡組織相關部門人員到供應商提供的企業進行現場考察。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