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訓利:金融大師在中國是傳說的原因如此拙劣?

  金融市場上的人,是大多都知道巴菲特、索羅斯、羅傑斯這一票人的。因為他們是這個市場的贏家,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總是奪目的。可是值得市場深思的是,他們僅僅只存在他國,在中國金融市場卻很難看到這樣的金融大師們。可能內地市場上,投資者知道的經濟學家或金融專家比較多,而真正能夠算得上金融大師的基本沒有。今天我們來扒一扒內地金融市場不存在金融大師的幾點拙見。

  首當其衝的第一點,可能很多人認為是國情不同。美國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而中國可以說是資本主義才開頭或是有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歷史發展的階段不同,所以鑄就了巴菲特。那麼我們可以是先看看股市,股市真的想沒有入市或新聞報道的那樣,只跌不漲麼?儘管說中國股市只能買張不能買跌。但是股市確實是能夠賺到錢的,這個我們都不鞥年否認,而與巴菲特的區別是在,你能不能持續盈利,我相信在在中國的金融市場,不管股市也好,期貨或貴金屬市場也罷,大多都是賺賺虧虧。並不能形成一種持續盈利的模式,去照搬美國金融大師的那些理論是肯定行不通的。不管是巴菲特也好,索羅斯也好,都是根據市場研究出一套自己的理論以及操作模式,內地金融市場卻唯有參考他們的理論或是模式去套用。真正研究也好是那些老美研究出來的理論,總的來說鑽研的人很多真正能夠做學問的人太少,好像每個行業都是如此。

  這裡說下題外話,例如文學這個行業,像文學大師季羨林這類認認真真做學問的人太少,在接受感動人物頒獎,他的幾句“受之有愧”,以及其後辭掉“國學大師”的封號,一生都是認認真真的做學問。讓人除了尊敬和敬仰,現在就只能緬懷了。金融業也差不多,做學問的何其少,偽專家的猖獗似乎也是在呼應時代的潮流。

  第二點通常會則歸功於中國金融市場的不健全,較於美國比較健全和發達的金融市場,確確實實是值得內地市場的效仿,市場規模、市場結構、市場監管等等不管哪方面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可能正因為如此,市場又莊家操控,所以很難去能夠研究出什麼東西,這就成為投資者去糾結的問題了。實際上像美國就不存在莊家一說麼,很顯然不可能的。市場的存在,不會傾向於任何一邊,無非莊家的籌碼大些。國際銀行2013年的金價操縱案一直都沒有消停過,國際都是如此,中國市場更不用多說。但是如此因為如此,就去否定市場未免太過侷限。記得在《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一書裡面也有提及莊家操盤的事情,同時主人公利弗莫爾是不屑這類操縱的。當然他自己是非常嫻熟的從股市賺到了大筆錢,這也看出賺不賺錢跟莊家操控有多大的關係呢?但是有一定必須得說明,如果說像315上面曝出的那些白銀黑平臺,可以在後臺改資料,那我們就真心沒有什麼可說的了,這就不單單叫莊家操控了,完全是屬於往它的卡里無限轉賬。

  第三點則是不健全金融市場下衍生出的畸形產業鏈,無論是平臺和投資公司的推廣,還是財經網站對專家的包裝,都或多或少營造出市場很容易把握,入市就相當於賺錢的假象。平臺的黑,大多數並不是因為滑點或是不穩定,更多的是後臺操作特別可惡。而投資公司的黑,則更多體現在把投資者的虧損來轉換成自己的利益。財經網站更多推出知名專家,什麼華爾街回來的啥的。而這些專家卻又缺乏實際的經驗,只會一紙空談。係數這些不利的因素,可以為自己的虧損找到藉口。當然內地市場上,確確實實存在不少這樣的情況,現在有以後還是會有。很多人會投身市場黑暗的一面,因為這樣那些公司和專家會來錢快,但是通常物質滿足後就有尋求更大的物質去了,很少真正去深入研究。研究這東西通常花時間,有時候還得花錢,前期吃力不討好的,可能後期也研究不出個什麼所以然的,所以為什麼還去做呢?這往往是我認為市場衍生不了金融大師的主要原因。

  作為投資者,肯定是希望有一金融大師來給自己做指導。市場假如有一天真有一人通過自己的研究賺個幾百萬幾千萬,然後開投資公司的。後面可能會出現兩極分化的場景,第一這可能是營銷手段,公司業績與普通投資公司無異。第二可能被誤認為是營銷手段,一旦是處於負盈利的狀況會被投資者吐槽,公司口碑和業績與普通投資公司更差。所以在中國很多東西都是很難的,千萬不能樹立信仰,一旦有了只賺不賠的這種思維,一點點虧損就會成為群起而攻之的物件。所以內地就算有這樣的金融大師,千萬別開公司,自己做可以落得一個其樂融融。今天僅僅是調侃下金融大師這個稱謂,而我們需要去努力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時候在於自己努力沒努力,如果你努力了,說不定下一個金融大師?(也不會是你,偷笑)(文/秦訓利)

原作者: 秦訓利

原因, 中國, 大師, 金融, 秦訓利,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