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扶一程送一程?

秀麗:楊老師您好,我是一個有五歲女兒的母親,我的困惑可能有些羅嗦,在春天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認識了一位和孩子一樣大的朋友。叫寧寧。正巧她家就在我家附近。所以在日後我們大人只要時間就約出來讓倆個孩子玩一會,可我發現倆個孩子要是天天見面就會不歡而散。幾天不見還總想對方。那個小孩是一個外性格。她倆正相反。有一次在她家玩的時候。不知怎麼的倆個孩子就吵起來了。不大會功夫寧寧就上來打了我姑娘,嘴裡還說我不要你這樣的朋友了。倆個孩子打架我一直都保持沉默的。看看倆個孩子到底會怎麼解決。可後來那個孩子還是打我姑娘。我一看不行。還是走吧。就帶著委屈的女兒回來了,之後她又約我們玩。

楊永龍:這很正常啊,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他們是在探究交往和相處的方式,所以相互吵鬧甚至打架是很正常的

秀麗:我也覺得這很正常。小孩子嘛。然後又和好了。然後有和以往一樣有時間我們就見面

楊永龍:孩子之間打架與大人無關

秀麗:在之後又有一次倆個孩子又打起來了,我心裡有些矛盾了。這樣的小朋友還需要交往嗎?那個女孩太強勢了,特別厲害。你無法想象她當時的樣子。歇斯底里差不多。我姑娘被嚇得躲在我身後。就是哭。她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

楊永龍: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學齡期兒童之間的爭吵和打鬥是孩子在自己所屬群體中探究人交往、摸索各自特點、體驗交流方式方法,以及學習如何做人的一種重要形式。

秀麗:後來我們沒有再見面。我感覺孩子在她面前太懦弱了

楊永龍:您們的女兒還沒有到學齡期,所以這種情況是非常常見的

秀麗:其實我們大人交往的還很好。我家是外地的。我更需要有朋友。可這樣的方式我猶豫了

楊永龍:因為這一階段的孩子由於思維發展水平還處於“自我中心”階段,他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既不考慮他人,也不認同和接納他人的意見,所以在一起玩耍或遊戲的過程中難免出現誤解,產生矛盾,發生爭吵甚至打鬥。

秀麗:那女兒這樣在他面前太懦弱了。有利於孩子發展嗎

楊永龍:一般說來,孩子之間的“爭吵打鬥”與成人之間的“爭吵打鬥”性質不同,這種“爭吵打鬥”僅僅是一種遊戲或嬉戲行為,吵完打完便煙消雲散,轉眼之間又會快樂地玩耍起來,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去辨別孰是孰非,更無必要把它上升為道德行為。從您所說來看寧寧就是典型的“自我中心”的表現,也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

秀麗:是的,這點我承認。我怕孩子以後在誰的面前都膽小,她是媽媽一個帶的。所以我想寧寧會不會是受到大人的影響。我這樣考慮對嗎,我和我愛人結婚7年多從未發生過爭吵。孩子也沒有見過。當時寧寧的舉動簡直就像大人在打架。

楊永龍:這既然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孩子喜歡打打鬧鬧的情況我們應該採什麼樣的態度和方法來解決呢?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如果吵打得不是不可開交,只要不出現危險或傷害,就不要單純去阻止,如果打得像您所說的歇斯底里,那麼我們就有必要先讓孩子平心靜氣地安定下來,再讓他們各自講出自己的理由,引導自己的孩子設身處地去理解對方的理由,最終達成相互諒解。

秀麗:是的,我姑娘只是說以後再也不和寧寧玩了。她太厲害了。我害怕。您說我姑娘這樣安靜的性格好嗎?在小朋友堆裡是不是那種受欺負的型別

楊永龍:所以在這方面您要和寧寧的媽媽心平氣和的交流和溝通,遇到這方面的情況的時候多多引導孩子

秀麗:還發現我姑娘在和小朋友玩的時候總是別人帶領她玩。她好像就是隨著別人玩

楊永龍:著名的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主張“以兒童教育兒童,以兒童感化兒童”的思想,就是指在兒童交往過程中,互相影響、互相教育,尤其是交往中因彼此意見不一致發生爭鬥的,才會使兒童自覺或不自覺地認識到他人的意見或地位的重要,瞭解自我與他人的區別,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學會調節自己的言行,以求能適應夥伴群體的行為規範,使自己從“自我中心”狀態中解脫出來,成為能與他人和睦相處的人。

秀麗:那我知道了。

楊永龍:其實孩子跟著別人玩也是非常不錯的,只要她能融入其中,自己玩得快樂就行

秀麗:我不應該自己在這裡矛盾。應該和寧寧媽媽一起探討。學習中學習。是吧

楊永龍:關鍵的是融入團體

秀麗:這些是不是由性格決定的,我發現我姑娘自己不會玩。這點不好

楊永龍:是啊,所以多多交流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這樣就會讓我們有更多的教育孩子的經驗

秀麗:我一直都覺得失去這個朋友怪可惜的。可從孩子的立場我又不敢在讓倆個孩子好下去了。呵呵。我錯了

楊永龍:自己不會玩,那是你沒有經常帶孩子到同齡小朋友多的地方,接觸的小朋友較少的緣故

秀麗:哦,是這樣。我是經常帶孩子出去玩。可到了小朋友多的地方我姑娘不上前主動和別的孩子玩。

楊永龍:我的孩子小的時候,我幾乎每天都要抽出兩三個小時的時間帶孩子出去與孩子玩,比如藏貓貓、放風箏、玩風車等等,也帶孩子到同齡小朋友多的地方,放手讓他玩

秀麗:嗯。這些都很好的遊戲。教育孩子是個大學問。我在這方面確實很欠缺,我姑娘的性格就是應該多引導是嗎

楊永龍:是啊,孩子會不會玩,在於我們父母是否與孩子一起玩過

秀麗:對。那我知道了。謝謝

楊永龍:好的性格來自於好的思想、好的態度,以及在思想和態度引導下的實踐

秀麗:您這樣一說我感覺豁然開朗。以後還會打擾您的,還有問題

楊永龍:我們用正確的思想和態度來引導孩子,同時讓孩子在這些思想和態度主導下去實踐,這樣我們的孩子也就有了良好的性格

秀麗:女兒明年上小學。我在想給她找個一般的班呢還是去好一點。小學這個階段重要嗎

楊永龍:這個無所謂,關鍵是找一個好的班主任

秀麗:大家都說好的學校老師的素質也就高。

楊永龍:林子裡面什麼樣的鳥都有啊

秀麗:孩子的每一個階段都這麼重要。有時真的難以取捨

楊永龍:四十多歲的、帶班級好的、關心和關愛孩子,且嚴格要求的班主任是最好的

秀麗:哦,是這樣

楊永龍:所以我說在小學階段成績不是最重要的,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才是最重要的

秀麗:嗯

楊永龍: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那麼進入中學之後就會得到很好的發展

秀麗:孩子小的時候就是讓他們在玩中長。中學就比較關鍵了,我發現習慣特重要。朋友都說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總是在玩。這個毛病應該怎麼改掉呢

楊永龍:您跟孩子做競賽啊,看誰寫得又快又好,儘可能的讓孩子取得勝利,然後給予表揚和鼓勵

秀麗:嗯。這是一個好辦法,小孩現在的字不好。什麼時候開始正規的來學呢

楊永龍:一開始寫字就要注意讓孩子規範寫,我們需要手把手的教

秀麗:哦。現在就不能特提要求了。那樣孩子不會有依賴心理嗎

楊永龍:先扶著孩子走一程,然後逐漸放手

秀麗:嗯

楊永龍:也就像孩子剛開始學走路一樣,您說我們扶著孩子走路,形成了孩子的依賴心理了嗎

秀麗:都需要有一個過程是吧

楊永龍:是啊,當孩子自己能歪歪扭扭的能走了,我們就及時的鼓勵他自己走,這樣孩子就走好路了。學習也是一樣,需要我們扶著孩子走一程,然後覺得孩子自己能自我學習了,就及時的鼓勵孩子自己來按學習的程式學習

秀麗:是啊。

楊永龍:所以我們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要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這個方法一開始是需要我們帶領孩子來學的

秀麗:我是一個沒有方法的家長。失敗

楊永龍:我們都是第一次做家長,自然是需要學習和摸索的,哪裡有失敗之說呢?

秀麗:我上網就是看一些育兒方面的知識。也在慢慢的學習

楊永龍:如果您生了三四個孩子,到第三第四個說這樣的話還行,第一個就說這樣的話,我覺得有失偏頗

秀麗:呵呵。可總有不足。

楊永龍:我麼每個人都是學而知之,有不足很正常,不過您很聰明,知道來請教他人,這樣的家長肯定在將來是優秀家長的

秀麗:我也在看大家的博文。收穫很大

楊永龍:只要我們不放棄學習,那麼我們就一定會在學習中積累和總結出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秀麗:對呀

楊永龍:您屬於先行者

秀麗:呵呵。已經慢四拍了。

楊永龍:只要從現在做起,那麼就一點也不晚

秀麗:呵呵,我在加油。

楊永龍:今天就聊到這兒,以後再聊

秀麗:好的。謝謝您了、祝你愉快,再見!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