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諾亞大洪水: 根據中國古代典籍《尚書》的記載,再結合宋朝著名學者邵康節的研究成果,可以推斷諾亞大洪水發生在中國五帝時代的堯帝時期,即堯帝在位的第61年,公元前2297年。在這次大洪水中,中國文明雖然也受到很大的打擊,但有許多文明保留了下來,象崑崙山這些高山上都有不少人倖存了下來,而且國家形態基本保持了延續性。所以,在隨後的四千多年中,中國文化的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在堯帝時發生了一次世界性的大洪水,也就是基督教聖經上記載的諾亞時代的大洪水。 從《聖經》記載中可以看到,最後,因為人類的道德敗壞了,豐富的物質生活與發達的文明被一次大洪水毀滅殆盡。《聖經》中記載了在那次大洪水中諾亞一家聽從了上帝的的告誡而倖存,所以我們通常把那次洪水稱為“諾亞洪水”。這是發生在四千多年以前的事情。據邵康節的《皇極經世》考證,具體時間就是堯帝在位的第六十一年,甲辰年,即公元前2297年。從那一年開始,世間上發生的所有大事的時間線索基本上都是清楚的。我們可以據此把這幾千年的大事理出頭緒來。這場大洪水把世界文明毀滅殆盡,中國文明也受到重創,不過大量的文明被儲存了下來。為什麼在諾亞洪水中保留大量的中國文化,而外域文化幾乎都毀滅殆盡呢?這是造物主的恩賜啊。 二、大洪水之前的世界人種與文化概況: 五千年前的世界地理、人種和文化傳承:八大區域,六大人種。 1、西歐猶太人:在西歐,當時居住著基督教《聖經》中記載的諾亞那一種白人,即今天的猶太人。據《聖經》記載,亞當與夏娃因違反了上帝的誡命而被逐出伊甸園,降落到人間,他們繁衍後代,創造了高度的文明;到諾亞的年代,他們的生活極其奢侈,道德也極其敗壞,於是上帝用洪水來懲罰他們,只有善良的諾亞一家人得以倖存,他們坐在方舟裡,在洪水中漂泊到了東方的亞拉臘山(今天的土耳其境內),重新開始繁衍生息,這就是今天猶太人的來源。他們保留下來的猶太教信仰,成為基督教文化的源頭。 2、亞歐白種印度人:在西到希臘、東到喜馬拉雅山的廣大地區,當時居住著克爾特人。他們講雅利安語(印歐語),身材高大,膚色白皙。他們是今天大部分歐洲人、大部分美洲白人和澳洲白人、白種印度人的祖先。在考古中,這一區域都發現了帶有佛家“萬”字元的文化遺蹟,如在希臘地區發現的陶瓷上就有這種符號,說明這一帶不但有共同的人種,也有相同的宗教信仰與文化內涵,也就是說這一廣大地區當時是信佛的。考古學家在古印度發現的兩個毀於核爆炸的古城“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帕”應是當時文明的產物,在印度的古老典籍中也有關於發生核戰爭的記載,據考證那是5000多年前發生的事情,這與其它考古發現是一致的。在南歐發現的“米諾斯文明”也應是當時文明的產物。在四千多年前的諾亞時代的大洪水中,這個區域的文明幾乎全部毀滅了,只有居住在伊朗高原和喜馬拉雅山一帶的雅利安人倖存了下來,並繼承了這個區域的佛家信仰和少量文化成果,後來發展成為古代印度的婆羅門教;也有一部分倖存下來的人從喜馬拉雅山另一側到達西藏,他們創造出神奇的西藏文化,並把這種古文化傳入中國。 3、波斯人(原種阿拉伯人):在大洪水中,居住在伊朗高原的波斯人倖存了下來,並繼承了這個區域的信仰和少量文化成果,後來發展成為古波斯文明、古巴倫文明和古波斯宗教;在西亞發現的巴比倫南部的古文明遺蹟也應是屬於那個時期的。 4、在中南部非洲,當時居住著黑人,他們也生活在文明狀態中,可是經過了諾亞時代的大洪水之後,他們的文明全部毀滅了,倖存下來的人也未能創造出新的文明。 5、在北部非洲的埃及,當時居住著紅色人種,他們也生活在文明狀態中,在諾亞時代的大洪水中,他們的文明全部毀滅了,可是倖存下來的人們憑著遺留下來的文明成果,開創了燦爛的古埃及文明,可惜後來因受到外族入侵,這種文明被毀滅了,所以今天我們很難找到它的影響。 6、在南北美洲,居住著黃色人種——印第安人,考古發現的燦爛的瑪雅文明,就是他們在五千年前那個歷史階段創造的。在諾亞時代的大洪水中,他們的文明幾乎全部毀滅了,雖然有人倖存了下來,可是卻未能再度創造出新的文明。後來西方殖民者在美洲發現的文明遺產,都屬於更早期的瑪雅文明,而不是大洪水之後的印第安人創造的。 7、在大洋洲(澳洲),當時居住著黃色人種,那時他們也生活在高度的文明之中,今天在太平洋復活節島上發現的巨石人像,很可能就是當時文明的產物,可惜他們的文明在諾亞大洪水中被毀滅殆盡,倖存下來的人們再也未能創造出新的文明。8、在亞洲的大部分地區,包括中國在內,居住著黃色人種,那時他們也生活在高度的文明之中,中國的文化在諾亞大洪水中保留下來很多,所以對於後來的人類文化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三、人類文化在大洪水中的繼承情況: 在公元前2297年發生大洪水之前,世界各地都存在著高度的文明,在大洪水過後—— 1、中國文明保留最多,所以在近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上得天獨厚,在春秋戰國之後,更是發展成為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獨領風騷。 2、古希臘-古印度文明也有一些遺留下來,其中一支後來發展成為古印度以婆羅門教為核心的文明,進而發展成為以佛教為核心的印度文明,後來,印度文明的精華被中華文明所吸收。另一支則發展成為古希臘-羅馬文明,後與基督教文化相結合,成為現代世界的主流文化之一。 3、諾亞的後代成為猶太人,保留了他們的信仰,即猶太教,後來發展成為基督教文明,基督教容納了古希臘-羅馬文明之後,又經過西方文藝復興,進一步發展成為現代西方文化,並且成為當代世界的主流文化。 4、古波斯文明發展成為古代西亞文明並於後來誕生了伊斯蘭教。 這就是影響至今的世界三大文化體系(中華文化、基督教文化和伊斯蘭教文化)的起源。在大洪水過後,也曾出現過埃及文明,但它沒能延續到今天,後來消失在外族之中,對現代幾乎已沒有什麼明顯的影響。 至於中南非洲和美洲、大洋洲,在大洪水過後,根本就沒有進入新的文明時期,在外來殖民者入侵之前,那裡的居民一直過著原始的生活。 第三部份、繼承時期的人類文化:四大文明古國加上猶太和希臘 1、中國文明:從堯舜到周公——道家文化。為老子和孔子鋪路。 2、印度文明:婆羅門教,種性制度。等待釋迦牟尼佛下世傳法。 3、西亞文明:古代波斯、巴比倫文明,等待查拉圖斯特拉的出世(瑣羅亞斯德(英文:Zoroaster)(前628年-前551年)是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或Mazdaism)的創始人,瑣羅亞斯德教又稱拜火教和祆教。瑣羅亞斯德出身于波斯帝國建立前的一個波斯遊牧部落貴族騎士家庭,20歲時棄家隱居,30歲時受到神的啟示,改革傳統的多神教創立瑣羅亞斯德教,但受到傳統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歲時,大夏的宰相娶他女兒為妻,將他引見國王,瑣羅亞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傳播,77歲時他在一次戰爭中,在神廟中被殺身亡) 4、古埃及文明:類似於象形文字的文化,後被外族入侵毀滅。5、猶太文明:摩西猶太教,等待耶穌的降臨。 6、希臘:米諾斯文明,有關於“四大”的文化,等待著先知蘇格拉底的出現。 第四部份:中國文化的起源 1、為什麼叫“中國”? 我們現在詳細地說說中國。中國,是傳說中神的故鄉,所以有著神州的稱號。這個神洲的子民們自古以來認為他們居住在世界的中心,所以稱為中國。 2、道家文化源頭: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所孕育出來的文化悠遠而綿長,博大而精深。從大約七千年前開始,中國出現了以道家文化為特徵的文明,太極、河圖、洛書、周易、八卦等都是那時出現的正統文化。 3、三皇五帝:中國人傳說中的伏羲氏、女媧氏、有巢氏、燧人氏、神農氏、黃帝等都出現在那個歷史階段。最先出現的是伏羲氏和女媧氏,然後是有巢氏和燧人氏,到神農氏和黃帝的時候就開始出現了文明。 4、夏商周: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神奇的國度。中國這個地方是世界的中心,文化是最發達的,從四千多年前的夏朝開始,中華文明輝煌了幾千年,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自夏之後,中國歷史開始走入了王朝時代。其後的歷史線索就非常清楚了。 第五部份:“軸心時代”以來的文化脈絡 一、 約公元前500年前後,即約2500年前,被稱為“軸心時代”,世界各地幾乎同時出現了幾位覺者、先知、聖人,今天的主體文化,幾乎都在那個時代奠定了。公元前687年,萬年曆四月初八,佛祖於印度出世; 公元前551年,聖人孔子於中國出世 公元前551年更早至少數十年,道家老子於中國出世 公元前628年,先知查拉圖斯特拉于波斯出世 公元前469年,先知蘇格拉底於希臘出世 約公元1年前後,基督教覺者耶穌於猶太地出世 …… 公元前722年是個特殊的年份,孔子刪定《春秋》從這年起,據說從這年起文化與人心開始變異;以色列北國於本年滅亡,以色列人“被虜”開始…… 二、人類文化上升階段:從軸心時代到八世紀前後,東西方都出現了鼎盛時代,中國的漢唐盛世,西方的羅馬,印度也出現了極度的和平繁榮時代…… 三、人類文化下降、變異階段: 宋明理學出現了“雜揉”傾向,1054年基督教會分裂,成吉思汗蒙古大軍破壞世界文化混亂人種,伊斯蘭教以武力維護宗教…… 四、人類文化更替與“現代化”階段: 從西方“文藝復興”以來,一直到上個世紀末,人類出出了各種各樣的文化體系,傳統文化已不再是主流文化…… 五、人類文化的未來: 精選繼承,整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