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充電樁電動車還充不上電?

作為行業內人士,經常會被人問起為什麼電動汽車在有些公共充電樁上充不了電問題,特別是年前某車企組織電動汽車京滬高速公路行後,似乎有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問題,很多人會提到既然充電有國家標準為什麼還會存在電動汽車充不了電的情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是很複雜的,因為其涉及到諸多層面例如政府、車廠、充電裝置商、運營商等,並且這個問題也是電動汽車在推廣過程中遇到眾多問題中的一環而已。

方法/步驟

除了充電裝置或者是電動汽車故障原因,對於正常情況下,電動汽車充不了電原因可以從充電介面和通訊協議兩個方面來解釋:

1、充電介面上,由於全球存在美、歐、中三大充電介面標準,因此,各車企在配置適合各自技術路線上對充電介面也進行了區別設計比如歐洲Combo介面、日本CHAdeMO介面、特斯拉的充電介面、部分美系和德系採用的CCS介面、中國的GB/T20234介面,這就意味著目前國外的車從硬體介面上就無法與國內充電樁進行連線,比如說tesla就只能通過自己建充電站來,來保證model s在中國的市場推廣。

對於中國的國標GB/T20234,規定了交流與直流介面的標準,交流介面採用的是七針的設計,直流介面採用的九針的設計,國內車企都是遵循這個標準進行設計,但是早期一些車企考慮到電池壽命延長,某些車型沒有設計直流充電的介面,一些車主在公共充電樁遇到了直流樁充不了電也是正常的。

對於使用者來講,先要弄清自己車的充電介面是國內還是國外的,能交流充電還是直流充電是很有必要的。

為什麼有充電樁電動車還充不上電

2、通訊協議上,目前充電協議的差異是目前充不了電的最主要原因,解釋這個問題需要對交流充電與直流充電的基本原理及過程有所瞭解。

(1)交流充電的過程是交流電通過充電樁—車載充電機—動力電池進行傳輸,從國標設計上,不存在充電樁與整車之間的通訊關係,通俗來講,交流充電樁就是一個功率稍大的插座,不存在充電樁與整車通訊協議的對接,因此如果是交流充電,理論上所有車型都是可以充電的。

(2)直流充電的過程簡單講是直流電通過充電樁—動力電池進行傳輸,中間省去了車載充電機的環節,這就需要充電樁與整車控制裝置或電池管理系統(BMS)進行通訊,國標GB/T20234上規定了通過CAN匯流排方式,以充電報文的形式對充電過程進行資料傳輸以及控制,其中直流介面上S+、S-兩個針頭就是用作充電通訊的,另外國標GB/T27930還對通訊協議相關內容進行了規定。現實中,充電裝置商和車廠會有各自的充電協議,雖然都是符合國標規定,但是還是會帶有各自的“特色”,如果沒有事先進行通訊協議的對接,是會出現充不了電的情況。

對於充電設施運營商而言,目前電動汽車只有通過車輛認證並在直流樁上充電後,才能夠實現對整車狀態、電池狀態、充電樁的狀態進行智慧監控的功能,發揮其運維的作用,因此就需要使用者在充電前對車輛資訊進行入網認證,這樣充電裝置才能夠正常識別使用者車輛。

對於使用者來講,只有自己的車納入到運營商的充電服務網路內才可以正常充電,否則就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充電問題,這就是運營商讓使用者辦理充電卡的原因,也是運營商經常提到的一車一卡繫結的原因。

為什麼有充電樁電動車還充不上電

注意事項

對於現階段電動汽車充不了電的問題,都可以看成一個事物發展初期所遇到常規性問題一樣,雖然這考驗著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但無須過多的憂慮。隨著國標體系的完善、行業的重視以及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我相信這個問題只是會在短時間困擾著電動汽車使用者,隨著電動汽車行業內各方努力,最終會煙消雲散。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