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傢俱之預應力的運用?

中國傳統紅木傢俱製造中有一個最大的難題。就是木材中的含水變化總成木材收縮開裂、膨脹變形,導致傢俱短壽散架。過去,人對自然認識有侷限性,因此桌面有點脹縮縫隙,面板與邊框有點高低不平,都可以接受。而我們本和對技術完美的追求,同時也是對中國人智慧與能力的挑戰,決心更近一步攻克這一歷史性難題。

我們用熱交換理論,通過4年的研究、試驗,終於成功的把活潑的水分子置換成在常溫下呆板的分子,使木材不再因子由誰引起溫差應力反應,且材質也沒有明顯的變化。但木材還存在生長應力和溫差應力反應,似然這些盈利反映帶來的負面效應遠不及自由水的破壞力大。任何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時無法抗拒的。木材在溫度的作用下,橫向脹縮係數大於縱向脹縮係數。脹縮係數的差異,導致了桌面結構縱向脹縮同步,橫向冷縮產生縫隙或開裂,熱漲鼓起或框角結合處崩開,從而造成缺陷。

我們在桌面組合時對溫度進行控制。人的正常生活溫度在0℃-40℃之間,取中間值,也就是在20℃時進行桌面結構組合,使溫差應力造成的破壞力減半,再用預應力工藝方法控制另一半應力反應,是桌面始終保持無縫隙,不崩角,框與角的結合宛如一體。又經過數年的研究,我們在傢俱設計與製作中首次使用預應力理論及技術,並使之逐步完善,走向成熟。因此也就有了今天長2.4米、寬1.08米的紫檀大畫桌,桌面始終無縫、無隙、平滑如鏡。絲光玉潤的迷人效果讓人歎為觀止。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