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3v3怎樣準確地傳遞資訊給隊友?

  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在三國殺3v3中,準確而及時地在隊友間傳遞 手牌的資訊,可謂知己;知彼,則是記住場上出過的牌,並分析對方可能的手牌,以及牌堆剩餘的牌的情況。

步驟/方法

  一般來說,手牌是唯一需要傳遞的資訊,尤其是暗手牌,即只有自己知道,隊友和對方都不知道的手牌。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剩餘的手牌 比較重要的牌如桃、無懈可擊、連弩等。如果被集火的話,有沒有閃也很重要。此外,某些武將的手牌有特殊的價值,主要有張角、華佗、小喬、司馬等人。特別是張角,能準確地傳遞出有雷擊能力的資訊,往往會決定比賽的走向。
  2. 給出的手牌 劉備、郭嘉給出的牌。給牌和收牌的隊友都知道,不過能讓第三個隊友也知道就更好了。
  3. 被突襲/順手/反饋走的牌 某些重要的牌被對手拿走後,最好能讓隊友,特別是主將知道。不過,這種情況下,傳遞資訊的時機和方法都不容易把握。

三國殺3v3怎樣準確地傳遞資訊給隊友

  很多行為和傳遞的資訊,並不是明顯的,需要隊友間事先的約定和默契的配合。
  1. 主將決定行動行動順序時 一般來說,總是先讓能給牌/破壞對方手牌的邊鋒先行動。如果不這麼做的話,則有特別的含義。
  [例] 張角主將,劉備和另一個邊鋒。主將選擇讓另一個邊鋒先行動,這表示張角不需要劉備的牌,已經有能力雷擊至少一次了。
  2. 回合開始階段 諸葛亮的觀星是最難用好的技能之一,不過也能傳遞出很多資訊。
  [例] 邊鋒諸葛亮行動,本方另外一個邊鋒甄姬被樂,場上沒有人能改判定。觀星摸2牌後沒有再摸過牌,此時觀星3上=不洛神直接判定,5上=一直洛神,諸葛亮有無懈可擊或者能夠洛神到無懈可擊。4上=??
  3. 判定階段
  4. 摸牌階段 突襲技能可以傳遞一些資訊。
  [例] 按順時針次序指定2個突襲的目標=1種資訊(比如手裡有桃)。
  5. 出牌階段 按照出牌的順序,配合長考和技能,可以傳遞很多資訊。(利用長考傳遞資訊,有點打規則的擦邊球)
  [例] 長考後放下+1馬或者防具,然後殺=1種資訊(比如有桃或者無懈);長考後直接殺,然後放下+1馬或者防具=另1種資訊。
  [例] 距離足夠的情況下,放下-1馬再殺=1種資訊;先殺再放下-1馬=另1種資訊。
  [例] 劉備先給張角1到2牌,然後殺,接著再給1到2牌=第二次又給了張角至少1閃。
  [例] 甘寧一回合內使用2次或者更多奇襲,牌的點數有小到大=1種資訊,牌的點數有大到小=另1種資訊。
  [例] 直接放下連弩殺=不留殺,殺一下再放下連弩=留1殺防借刀。
  [例] 冷色主公黃蓋配合華佗,苦肉若干次後放aoe,逆時針次序=有連弩,順時針=暫無連弩。
  6. 棄牌階段 同樣可以傳遞很多資訊,不過缺點是對手也能看到牌,也能判斷出大致情況。另外,棄牌不是可以隨便棄的。棄掉好牌可以用來防突襲,但是棄掉好牌來傳遞資訊一般並不好。
  [例] 一般地,血量充足時,棄殺或閃,說明還有殺或閃。
  [例] 棄牌超過1張時,按照點數從大到小放置=1種資訊,特別適合被樂後的棄牌。(這個也有點打規則的擦邊球)
  7. 回合結束階段
  8. 回合外 通常來說,對於沒有特別需求的武將,打出殺閃的順序可以先約定好。五穀或反間時拿到的明牌,可以考慮放到最後出。另外,華佗、小喬、郭嘉等人的技能也能傳遞資訊。
  [例] 打出閃的順序可以約定為先方塊後紅桃,點數從小到大;打出殺的順序可以約定為先黑後紅,點數從小到大;最後打出明牌的殺/閃。這樣隊友在使用aoe時能瞭解大致的情況。同時,這對張角有特殊的意義。
  [例] 華佗急救使用牌的順序,可以事先約定,比如錦囊-裝備-基本牌-已裝備的牌,或者是按照花色和點數。這樣隊友可以對大局有更好的把握。小喬天香的情況類似。
  [例] 郭嘉遺計,先給了華佗1牌,考慮後再給華佗1牌=1張紅色牌,直接給2張=2張紅色牌。

  總結一下,各種傳遞資訊的方法,基本的原則是:第一,不損害本方的利益,例如放棄閉月來傳遞資訊就不太好;第二,不容易引起誤會。隊友間的約定,要考慮到這兩點。

三國殺3v3怎樣準確地傳遞資訊給隊友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