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財務報賬效率的方法
方法/步驟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一般企業常規的財務報賬做法: 1. 報銷單據報財務,財務初審,合格後到總經理; 2. 總經理簽字同意後,到會計,會計做記賬憑證; 3. 記賬憑證(或現付憑證)由會計遞交給報銷人; 4. 報銷人拿記賬憑證給出納報銷; 5. 出納記日記賬; 6. 出納付款; 7. 出納把記賬憑證返回給會計,會計登記明細賬。
這種程式能夠達到會計和出納相互監督的目的,起到控制住資金的作用。但明顯的缺點是,工作效率特別低,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業務的開展,導致財務部和業務部產生矛盾。原因有兩個方面:
1. 在報銷的過程當中,會計要做記賬憑證,出納要登賬,報銷時間就會非常長。如果幾個業務人員同時報銷,而且每人報銷的單據又比較多時,那麼等候的時間就更長。而有的業務人員的時間是非常緊迫的,這樣就很容易造成業務部門對財務部門的不滿。 2. 會計和出納兩人都必須同時在財務辦公室,兩人缺少任何一個都無法完成報銷或借款。這樣對於規模小,只有一個會計一個出納的企業而言,對業務的影響就非常大了。比如會計開會或報稅去了,而業務卻臨時緊急需要借款或者報銷時。
二、對財務規範化的認識: 通常我們說財務操作規範不規範,往往都是以教科書上說的方法,或者過去習慣的做法為標準來做判斷。而事實上,不論教科書上規定的也好,過去習慣的做法也好,都是前人根據當時的情況總結歸納後,人為地規定的,目的都是為了達到監督、控制資金的目的,在當時是符合當時的情況的。我認為,只要達到了控制住資金的目的,保障了資金的安全,那麼任何操作方法都可以說是規範的做法。而且隨著電腦的使用和財務軟體的逐步完善,過去的習慣操作手段,也應該隨著新的工具的使用而不斷調整。
三、提高財務報賬效率的程式和方法: 由於上述的操作方法給業務的開展帶來了不便,效率相對低下,因此就有必要對程式進行調整,既要達到控制住資金的目的,又要提高工作效率。 如下提供出來,給部分有心改變過去做法的人和初涉財務管理的人員提供些參考: 1.發票等貼上《報銷審批單》後,先由部門經理或主管簽字,再到財務,會計初審,合格後,財務經理複核簽字,再到總經理,總經理簽字後,直接到出納,出納付款。 2. 出納付款後,直接根據《報銷審批單》登記日記賬(也就是流水賬,這個不需要會計科目的)。出納登賬可以在報銷完畢時登,也可以在沒有其他業務比較空閒時集中登。一般要求每天下班前登記完畢,方便第二天報出資金日報表。 3. 出納一週或半月一次,把單據傳遞給會計。會計填制記賬憑證,進行賬務處理。(出納傳遞前,在單據右上角自己編一個出納流水號,方便和會計交接和查詢)。 4. 月末,會計用現金明細賬或和銀行明細賬的餘額與出納的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的餘額進行核對,核對不一致,就對查錯在哪一筆。(有時會計錯,有時出納錯,不過會計錯的時候多)。 5. 核對一致後,會計還要負責核對銀行對賬單的餘額,目的是監督出納。
四、新方法的優點: 不論是集中報銷還是臨時報銷,都可以及時進行處理,會計也好,財務經理也好,簽完字後,都可以隨時離開財務部。只要出納在財務辦公室,出納一個人都可以隨時結賬付款。這樣由於是先付款後記賬,辦事效率就比較高,不會影響業務的開展。提出新方法希望有心改進的企業能夠接納,為提高財務報賬效率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