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油的使用方法及挑選?

Tags: 常識, 精油, 芳香,

如今,精油已經走進普通人的美容生活,一句“純天然植物萃取”,不知吸引了多少愛美的美眉。但是記者在近期對精油市場的調查中發現,籠罩著神祕氣息的精油常會耍一些小脾氣,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精油如何正確使用?精油挑選要注意什麼?

正確購買芳香精油

在商店購買芳香精油時,一定要問清成分、用法和禁忌,正規的精油產品應盛在深色小瓶中,瓶口設計成滴口狀。市場上出售的不少所謂的“香精油”,已添加了礦物油和香精,只能用於點香薰爐聞香,只有從植物中提取的純芳香精油才能用於美容護理。

一定要到正規的商場或專賣連鎖美容院購買,注意精油的標籤上有無標明植物的學名、產地、純度、註冊商標、生產日期。最好能在專業人士指導下,購買自己所需的精油,務必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不要擅自混用或調配精油。

初次購買芳香療法精油恐怕很難辨別真偽。精油的檔次和等級差別很大,不同品種、不同產地、不同提煉方法萃取的香精油價格大不相同。這就如同買茶葉,分為很多等級,同一品種的茶可能有不同的價錢,有些茶甚至可能是天價,很多時候要根據個人的品味、消費價值觀而定,品嚐後感覺滿意就可以購買。

多去幾家店綜合比較一下,千萬別貪便宜買一些合成精油,它不僅沒有美容美體養生功效,還可能對身體有害。在購買前問清楚精油是單方還是複方的,建議使用複方精油,然後查閱使用說明書,瞭解其安全性。

精油的使用原則

必須稀釋

  大部分精油在使用時必須稀釋,因為精油的濃度很高,直接使用會給肌膚造成刺激,所以需要新增植物油來調和稀釋。另外,將精油以空氣薰香,芳香分子擴散到空氣中,也是一種稀釋的方法。有些精油可以直接塗抹在肌膚上,除了酚類或某些較刺激肌膚的精油外,少量使用1-2滴是可以的,如薰衣草和茶樹精油,但為保險起見,最好也進行稀釋再使用。

在專家或芳療師的指導下內服

  並不是所有精油都適合內服,品質不好的精油會給人帶來危害,但精油品質良莠不齊,如果無法判定精油的好壞,所以最好還是不要內服。有些芳香療法派別持較謹慎的態度,甚至認為精油不可內服。但有豐富學理和實際經驗的芳療師,可依照實際需要建議內服。要記得的是除非有專家指導,還是儘量要避免內服。

使用前先做面板測試

  有些精油會引起過敏反應或對肌膚產生刺激,也有些人會對精油過敏,所以使用前需要先做面板測試。測試方式是,先調製出濃度為3%的精油,塗抹在腋下或胸口,24小時後確認無過敏現象才可使用此精油。等到經多次測試,而對精油有較初步的認識後,才能省略測試這個步驟。

不能接觸眼睛

  精油濃度十分高,如果接觸到眼睛便會很危險。若使用在眼周,要將濃度調製到約1%,且不要靠眼睛太近。也可使用純露代替精油,以免不慎接觸到眼睛。

 面板上有傷口時

  當面板上有傷口時,不要直接塗抹精油,要避免將精油塗在傷口上。不過如果是很小的刀傷等小傷口,則可使用精油幫助加速癒合肌膚上的傷口。

光敏性精油使用時需注意 

  有些精油具有光敏性的成分,使用後如果晒到太陽,面板會變得更黑,甚至會引發面板癌。但有些光敏性輕微的精油,例如葡萄柚等,晚上低劑量使用,隔天晒到太陽沒關係;但如檸檬馬鞭草等光敏性可能維持很久的精油,就要避免使用在會晒到太陽的部位。一般而言,柑橘類(芸香科柑橘屬)精油,如檸檬、佛手柑、橘子、甜橙、萊姆以及歐白芷根、檸檬馬鞭草、芫荽等,都是具有光敏性。

不可持續高劑量使用

高劑量通只使用在緊急狀況,如發燒、腹瀉等,或是某些急症產生時的輔助,但持續使用時間不能超過2周。平時使用,濃度還是以3~5%為宜,而較危險的精油,則以不超過3%。想達到療效通常都要低劑量,並持續一段時間,這樣才能有效地調整身體機能。

單方精油不可持續使用過久

  一種單方精油持續使用不可超過3周,且要避免天天使用,原因是持續天天使用會讓身體習慣這種精油,從而使效果變差,另外如果使用的精油又是具有毒性的,長時間就會對肝、腎造成傷害。相較之下,使用複方精油會比較安全。如果是為了調理,複方精油可以持續用約3-6個月,但最好還是諮詢專家後再使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