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感冒如何用藥?

Tags: 醫療, 用藥, 用法, word,

“簡單”感冒不簡單

夏季感冒多因外界的風熱、風寒、風溼之邪侵入人體所致,出現不停地流清涕、頭昏腦漲、怕冷而出汗、心煩口渴,四肢無力等症狀,有些患者還會出現嘔吐或腹瀉等。臨床上,抗病毒西藥治療感冒的效果並不好,而中藥對防治感冒具有較好的療效。

夏季感冒用藥上一般以祛風為主,分為風熱型、風寒型和暑溼型三種。臨床表現不同,用藥治療也有區別。因為病證有寒熱虛實,一般而言,寒體易患寒證,火體易患熱證,虛體易患虛證,實體易患實證。還有寒熱夾雜,虛實夾雜等。所以,藥方也分溫、清、消、補。若是熱證用溫藥,那就是火上加油。同樣,寒證用涼藥,無疑是雪上加霜。

感冒至今沒有既適合於寒體、又適合火體的“通用方”,對自稱能包治感冒的中醫“祕方”千萬莫輕信。基本所有非處方的感冒藥說明書在其功效一欄都會清楚地寫明藥物性質,如辛溫解表、散寒;辛涼解表、清熱;清熱祛暑、化溼等等。辛溫解表的感冒藥就是治療風寒感冒的,最常見藥物是感冒清熱顆粒;辛涼解表的感冒藥治風熱感冒;清熱化溼類的當然就是針對暑溼型的感冒了。

是哪種型別的感冒,不要自己判斷。因為有的夏季感冒病人不是單純的風熱感冒,表面看上去發熱,實際上外熱內寒,所以,最好還是到正規醫院找中醫治療。此外,夏季感冒一般比較複雜,常常是幾種感冒交替進行,如果服用感冒藥2~3天后症狀沒有好轉,一定要去醫院就診。

不要幾種藥物一起吃

夏季感冒病人先受風邪,兩三天後體內化成了熱,如果自認為“很中醫”地喝涼茶,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最合適的是,在感冒起病初期以疏風解表為主,在感冒發作後兩三天發現表症不解以清熱為主,才是真正對證的治療方式。

選感冒藥時,不妨以嗓子疼痛為參考。嗓子疼和鼻涕、痰為黃色的感冒,可選用帶解毒字樣的感冒藥,如銀翹解毒顆粒等。而嗓子不疼、鼻涕和痰是白色的、怕冷,可選用帶有清熱字樣的感冒藥,如感冒清熱沖劑。治感冒儘量只吃一種藥,選擇合理的複方製劑很重要,不要幾種藥物一起服用,那樣容易過量,會增加不良反應。常見的藥物及用法如下:

感冒清熱沖劑

用於風寒感冒,有疏風散寒、解表清熱的作用。用法:開水沖服,一次1袋,日兩次。

感冒軟膠囊

用於風寒感冒,有散風解熱的作用。用法:一次2~4粒,日兩次。

銀翹解毒顆粒

用於風熱感冒,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作用。用法:開水沖服,一次1~2袋,日兩次。

雙黃連口服液

用於風熱感冒,有清熱解毒的作用。用法:口服,一次1支,一日三次。

板藍根沖劑

用於病毒性感冒,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風寒感冒不宜使用。用法:開水沖服,一次1袋,日兩次。

清開靈顆粒

用於病毒性感冒,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急性支氣管炎的高熱不退等。用法:開水沖服,一次1~2袋,日兩次。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