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又稱便血,容易使體內丟失大量的鐵,引起缺鐵性貧血。一般發展緩慢,早期可以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貧血較重時則會出現面色蒼白、倦怠乏力、食慾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體力活動後氣促、浮腫等。
便血的原因
痔瘡
大便出血發生在排便過程中或便後,血色鮮紅,血與糞便不混和,出血量可大可小。
肛裂
引起的大便出血在臨床也是較常見的,血色鮮紅,滴出或手紙擦血,便後有肛門劇烈痛疼。
直腸癌
引起的便血與痔瘡出血最為相似。便血呈鮮紅色,成滴狀附於大便表面。晚期伴有肛門直腸下墜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數增加,便祕與腹瀉交替出現。
直腸、結腸息肉
引起的大便出血,血色鮮紅、無痛、血與大便不混合,一些患者在大便的表面帶溝槽。
潰瘍性結腸炎、痢疾
多半混有粘液或呈膿血便,並伴有下腹痛、發熱、便頻及裡急後重等症。
消化道疾病
如果大便呈柏油狀或呈黑紅色,出血部位多在於上消化道。如果血色紅,則多是下消化道疾病出血。
防治方法
預防肛門感染,加強鍛鍊
痔瘡破裂易受大便汙染而發炎,因此對於已發生痔瘡出血者,一定要加強消炎。此外,加強鍛鍊能促進血液迴圈,減少痔靜脈的壓力。另外每天可以自己跪在床上,取胸膝位,練習提肛運動,對減少痔出血也有較好的效果。
保持大便通暢
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痔瘡出血多由於大便不暢,用力排便使腹壓增加,造成痔靜脈壓力增大破裂出血;還有的是大便乾結而堅硬,通過肛門時擦破痔靜脈導致出血。多吃蔬菜,多喝開水可防止便祕。對於已發生便祕者,可適當多吃些蜂蜜或芝麻油,有助於潤腸通便。定時排便,少吃辛辣刺激食物有助於減少痔出血。
民間偏方
取活田螺1個,揭開其螺蓋,放入少許冰片,待螺肉化為水後,用棉籤或紗條沾這些水塗於痔瘡上,據說塗1-2次就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