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皮又稱陝西涼皮,是陝西特色小吃。涼皮歷史久遠,傳說源於秦始皇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從原料上分,涼皮分為米皮和麵皮兩大類。米皮現在有漢中米皮、秦鎮米皮,漢中米皮一般熱吃,也可涼吃,有漢中人稱為熱涼皮,這在外省人聽來就覺得很是奇怪了。秦鎮米皮一般涼吃。這兩種米皮調製的佐料是有區別,所以味道也有很大差異。 從製作方法上講,以面為原料的麵皮又分為:涼皮、麵皮、擀麵皮。不洗面的成為涼皮,洗面的成為麵皮,需要將麵糊進行擀制的是擀麵皮。這三種中,最常見的製作方法是洗面的麵皮,所以現在一說到涼皮,大家想到的都是洗面的這種做法的。而擀麵皮是寶雞地區的特色,所以常稱為寶雞擀麵皮。 我今天做的是我老家涼皮的製作方法,是不需要洗面的涼皮,方法簡單,易成功,這種做法在我老家地區是最常見的,每家每戶都會做,而且每年的正月十六,是老家的涼皮節,在這一天,各家各戶都會蒸涼皮吃! 澆上自己做的油潑辣子,美美的吃上一大碗,那真是過癮噢!
食材食譜熱量:2116.9(大卡)
主料 高筋麵粉500g紅薯澱粉20g水1180g黃瓜1根綠豆芽300g大蒜6瓣
輔料 油潑辣子1小碗生抽1大勺醋2大勺鹽7g
方法/步驟
蒸涼皮所需材料
先將紅薯澱粉和鹽倒入麵粉攪拌勻,然後將一半水慢慢倒入麵粉中,一邊倒一般用筷子攪拌,直到把一半水倒完。
下來的時間就是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不斷攪拌麵糊
攪拌
攪拌
. 直至麵糊變得順滑,沒有面疙瘩,這個時間大約需要十幾分鍾
將剩餘的水倒入,還順著之前的方向攪拌均勻即可。這樣麵漿就製成了。製成的麵漿用勺子舀起來往下慢慢倒,可以連成一條線不斷
涼皮鑼鑼上刷油,舀一勺麵漿,倒入涼皮涼皮鑼鑼中
大鍋燒開水,將倒入了麵漿的鑼鑼放置在開水上,蓋上蓋子,中大火,5分鐘左右。
取出倒扣在刷過油的篦子上,蒸好的涼皮就可以掉下來了,然後用刷子刷上油,每一片都這樣重複一次。
這是蒸好的涼皮
綠豆芽焯水後晾涼
晾涼的涼皮摺疊後切條。黃瓜擦絲,大蒜拍碎後倒入適量醋,然後再添入涼白開,稀釋醋的酸味,生抽倒入碗中,也加入適量涼白開稀釋
將豆芽和黃瓜絲放在涼皮上,以自己口味調入調料汁。
攪拌均勻,就可以開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