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很人因為沒有弄清楚工具的一些概念,不當的操作導致學習工作中出現差錯。本文通過兩個示範,講一講PS中的畫素與向量。
工具/原料
電腦
photoshop
對於文字工具
新建一個100*100畫素的文件,解析度為預設的72。
新建一個文字圖層,就編輯為“我”吧!【ctrl+j】組合鍵複製圖層,【v】鍵拖到右邊。
對複製出來的圖層,右鍵選擇柵格化——這個時候,該圖層就是點陣圖了,固定的畫素數量已經將這個圖層上的文字“我”描述——看後面區別。
執行【ctrl+shift+i】,彈出影象大小對話方塊,調高解析度從72到300,確定。可以看出,增加畫布畫素密度之後,第一個未被柵格化的“我”比第二個已被柵格化的“我”要清晰很多——這是因為,第一個保持著文字的向量狀態,第二個已經失去向量狀態——所以,柵格化時務必確認圖層影象質量OK,或者以防萬一柵格化之前可備份圖層。
對於形狀工具
現在,用形狀工具佐證下。【u】鍵切換到形狀工具,新建一個圓,【ctrl+j】組合鍵複製圖層,移出來。
同上,對複製圖層右鍵柵格化。
再次執行【ctrl+shift+i】影象大小,這一次,我們把解析度調回去,調低至72。看看效果:前後兩組,不仔細看的話差不多,複製圖層在細節處鋸齒要多些。
再次執行【ctrl+shift+i】,將解析度調到300。結果很明顯,複製圖層模糊許多,而未被柵格化的圖層不管你怎麼調整解析度,甚至放大縮小N次——這裡不再演示,你用多少畫素密度描述它,它就表現出多少的影象清晰度——這就是向量性;與之對比的點陣圖,在你將它柵格化之時,它的清晰度(畫素數量)已經固定死,而你將其縮小變形時則是對清晰度(畫素數量)的重新定義,再次放大變形相當於填充空白畫素,有效影象畫素已經丟失,影象質量再也回不來了!
補充
對了,圖層已經柵格化了,還得反覆調整大小,這時可以在圖層上右鍵選擇【轉化為智慧物件】,可以保證影象質量不受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