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的建造
因為鯰魚的活動能力較強喜歡成群在岸邊暗處洞穴中,所以建池時要加寬加池壁,設置防逃措施。晚上出來活動覓食的生活習性,除進行必要的池塘淤泥清整,以及加固進排水設施外,在每口池塘底部放置一些打通竹節的竹筒、破損的瓦罐或水管等掩蔽物,或者用片石或廢磚頭在池底壘成一個一個的洞穴,供鬍子鯰藏身和休息之用。並在池塘一角的上方懸掛誘蟲燈,誘捕昆蟲,供鬍子鯰攝食。在每口池塘的一個固定位置,用竹竿圍成一個面積約為20m的食臺,供投喂全價膨化飼料之用。
二、水質管理
新池要用二氧化氯、硫酸銅、高錳酸鉀等進行全池消毒或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晒。一星期後方可放入魚種。鯰魚適合在20℃到28℃的水溫範圍內生存,水質清新無汙染,溶解氧含量充足,要經常對水質進行全面調控,不要老水積存,不利於魚的健康成長。一般隔3-7天換1/3部分老水條件許可時可以添加增養設備。
二、魚苗的放養
放養魚苗應無傷、無病、體健活潑。魚種規格應在3釐米以上,要儘量一致,以免互相殘殺。在日常管理工作上,病害預防工作尤為重要,必須在魚苗投放時,做好魚體消毒。方法是將1公斤鹽用30公斤水稀釋,將魚苗放入鹽水中浸泡5分鐘後,才可放苗。放苗前可將少量池水放入一容器中,把幾條魚苗放入試養;若魚苗一天內生活正常,則可向魚池中投放魚苗。放養時間在晴天為宜,每平方米可放體長3—5釐米的魚苗50-100尾。
三、配合飼料的投喂
堅持以投喂配合飼料為主,因為配合飼料營養均衡對魚的消化吸收快,魚類攝食旺盛誘食性強,適口性好,提高生長速度,縮短養殖週期。配合死來哦滿足不同時期養殖對象的營養需求,投喂時不要機械投喂,過多會導致剩餘飼料沉底汙染水質,喂得太少魚吃不飽體質下降也不利於魚的健康成長,所以要適時適量合理的投喂飼料。不要機械的投喂,見機行事。
四、魚病的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把好魚苗的選擇關,科學合理投喂,精心管理,控制好池水的深度,水體的交換量,投喂後待魚吃完食後的剩餘殘食要及時清除,保持水潔透明。如果發現個別魚有異常現象,及時撈取進行單獨的檢查,對症下藥。定期用藥做好預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