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的形式和具體分類??

我國法的形式和具體分類?

我國法的形式是制定法形式,具體可以分為以下7類

方法/步驟

憲法

憲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依照特別程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法。憲法是集中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規定國家制度,社會制度的基本原則,具有最高法律效應的根本大法。其主要功能是制約和平衡國家權力,保障公民權力。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應,是我國最高法律形式。

我國法的形式和具體分類?

法律

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頒佈的規範性法律檔案,即狹義的法律。法律分為一般法和基本法(又稱非基本法律,專門法)兩類。基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調整國家和社會社會生活中帶有普遍性的社會關係的規範性法律檔案的統稱,如刑法,民法,訴訟法以及有關國家機構的組織法等法律,一般法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調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某種具體社會關係或其中某一方面內容的規範性檔案的統稱。

我國法的形式和具體分類?

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就有關執行法律和履行行政管理職權的問題,以及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特別授權所制定的規範性檔案的總稱。

我國法的形式和具體分類?

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實施。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准的地方性法規,應當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不抵觸,應當在四個月內予以批准。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對報請批准的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進行審查時,發現其同本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的規章相抵觸的,應當作出處理決定。

我國法的形式和具體分類?

部門規章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部門的許可權範圍內,制定規章。

我國法的形式和具體分類?

地方政府規章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我國法的形式和具體分類?

國際條約

國際條約是指我國與外國締結、參加、簽訂、加入、承認的雙邊、多邊的條約、協定和其他具有條約性質的檔案。國際條約的名稱,除條約外,還有公約,協議,協定、議定書、憲章、盟約、換文和聯合宣言等。除我國在締結是宣佈持保留意見不受其約束的以外,這些條約的內容與國內法具有一樣的約束力,所以也是我國法的形式。例如我國加入WTO後,WTO中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協定也對我國的建設活動產生約束力。

我國法的形式和具體分類?

常識, 形式, 我國, 法律,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