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心險惡,在社會工作中,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情況比比皆是,與同事和領導的相處過程中需時刻保持“謹言慎行,戒急用忍”的狀態,在職場上舉步維艱才勉強保住了現在的謀生飯碗。萬萬沒想到,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將逐步取代我們的工作,美國科學家家維威克·沃德瓦預斷,到2036年20年內,我們的工作將不復存在,全部被機器所取代。白熊君認為這並非危言聳聽,那麼20年後逐入“失業黨”的我們該如何防患於未然,對此,白熊君整理了如下三項理財攻略用來備戰:
方法/步驟
1.改善消費生活方式
大多工薪白領階層,每個月的工資其實並不多,卻過著“賺多少,花多少”的生活,特別是暫無養家餬口壓力的年輕人,更偏於瀟灑地當個“月光族”。但若哪天你所從事的工種被機器人取代,就會進入漫長的“收入空窗期”,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對此,白熊君建議適當除錯自己的消費生活方式,從節流開始防患於未然。
2.豐裕現有儲蓄金池
因節流而省下來的資金,在負利率時代,若存入銀行,極不利於儲蓄金池的原始積累,跑不贏通貨膨脹率的銀行利率會導致貨幣資金的變相貶值,所以,白熊君認為,豐裕現有儲蓄金池的良方在於“錢生錢”,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但在選擇過程中,切勿盲目追求高收益,一定要評估其風險性,以防在眼紅他人高額收益的同時,稀裡糊塗地“捐獻”了自己的本金。
3.懂得額外生財之道
收入來源較為單一的工薪階層,若被機器人取代了工作,收入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再加上無山可依,如果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基本生活比較艱苦。如果再遇到病痛和意外找上門,更沒有抵禦風險的能力。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對此,白熊君建議,除了工作獲得收入外,也要懂得一些額外生財之道,比如白熊袋,三月期尊享8%預期年化收益。
注意事項
最後,在機器時代逐漸向我們逼近之際,機器人“入侵”的工種首先是從操作類開始,所以較難標準化的崗位較難被取代,所以我們要努力成為我們自己,加強進化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自己。